[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桨桨叶变距限位电路及其变距限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1520.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0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星;刘传超;赵昌霞;盛应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羲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44 | 分类号: | B64C11/44;B64C1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桨 桨叶 限位 电路 及其 系统 | ||
1.一种螺旋桨桨叶变距限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桨感应模组(a)、加速感应模组(b)及减速感应模组(c),三组感应模组均包括彼此并联的常闭式的行程开关(72)及二极管;电流依序经由TCU处第一支路进入减速感应模组(c)的二极管负极所在端,再经由减速感应模组(c)的二极管正极所在端输出至电机(52),随后再进入加速感应模组(b)的二极管正极所在端,再经由加速感应模组(b)的二极管负极所在端通过第二支路返回至TCU,从而形成闭路;顺桨感应模组(a)的二极管负极所在端通过第三支路连接TCU,顺桨感应模组(a)的二极管正极所在端与减速感应模组(c)的二极管正极所在端电连接。
2.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螺旋桨桨叶变距限位电路的变距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的驱动部上的桨毂(50)以及轴线水平的回转配合在桨毂(50)上的桨根部(10);桨毂(50)内设置变距滑块(51),且变距滑块(51)可在电机(52)驱动下产生铅垂向的往复直线动作;桨根部(10)上配合有偏心销(10a),所述偏心销(10a)的回转轴线垂直变距滑块(51)的动作方向,且偏心销(10a)的回转轴线与桨根部(10)回转轴线之间存有间距;变距滑块(51)上凹设有可供偏心销(10a)插入的配合槽(51a),配合槽(51a)的槽长方向垂直偏心销(10a)轴线方向的同时与变距滑块的动作路径之间呈夹角设置;该变距限位系统还包括用于具体形成所述感应模组的感应组件;
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固定在桨毂(50)顶端的导向座(71);导向座(71)上导向配合有导杆,导向座(71)上对应的布置所述行程开关(72)从而与导杆上的触发挡板(73a)间形成触发构造;所述导杆包括减速导杆(731)、加速导杆(732)及顺桨导杆(733),减速导杆(731)与顺桨导杆(733)处行程开关(72)位于触发挡板(73a)的上方处,且减速导杆(731)处触发挡板(73a)与对应行程开关(72)之间距离小于顺桨导杆(733)处触发挡板(73a)与对应行程开关(72)之间距离,加速导杆(732)处行程开关(72)位于触发挡板(73a)的下方处;所述减速导杆(731)上套设有弹性件(73b),且弹性件(73b)的弹性伸缩方向平行减速导杆(731)轴线,减速导杆(731)上同轴的套设触发挡板(73a),弹性件(73b)底端固接减速导杆(731),弹性件(73b)的顶端沿减速导杆(731)轴线向上延伸并固定在触发挡板(73a)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距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71)外形呈具备上翻边和下翻边的线盘状,各导杆沿导向座(71)的轴向由下而上的依次贯穿导向座(71)的下翻边及上翻边,并与各翻边上相应的贯穿孔间形成孔轴滑动配合关系;所述行程开关(72)布置于导向座(71)外壁处;各导杆均包括与上翻边处贯穿孔间构成孔轴插接配合的上套体(73c)以及与下翻边处贯穿孔间构成孔轴滑动配合的下杆体(73d),所述下杆体(73d)外形呈上细下粗的二段式的阶梯轴状,且下杆体(73d)的小直径段与上套体(73c)间形成同轴的孔轴插接式滑动配合;减速导杆(731)及顺桨导杆(733)处触发挡板(73a)位于上套体(73c)上,加速导杆(732)处触发挡板(73a)位于下杆体(73d)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距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体(73d)的小直径段上同轴套设有调节套(73e),调节套(73e)上同轴的回转配合有下调节螺母(73f);下杆体(73d)的小直径段上布置外螺纹段,下调节螺母(73f)与外螺纹段间形成螺纹配合;弹性件(73b)一端固定于调节套(73e)上,另一端固定于上套体(73c)上;下杆体(73d)的小直径段的顶端露出上套体(73c)的顶端面,且在小直径段的顶端螺纹配合有上调节螺母(7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羲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羲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15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式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装置
- 下一篇:螺钉固定撞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