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畸用多功能超柔宽带弓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1725.0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雷斌;雷佳儒;廖芨琪;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斌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A61C7/34 |
代理公司: | 南充聚力三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唐睿 |
地址: | 637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畸用 多功能 宽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畸用多功能超柔宽带弓及宽带弓托槽,宽带弓垂直向宽为0.64mm—1.27mm、水平向厚为0.25mm—0.5mm;托槽体底板面顺牙长轴方向设计有1—3个栓钉孔,托槽体唇颊面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对槽翼体,在上下槽翼体之间形成主槽沟,所述槽翼体外侧上下分别外展,游离突出于槽翼体外形成槽翼,形成普通结扎型托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设计合理,能表达多种矫治需求,操作简便,宽带弓更换少,疗程短,常1年左右,转矩控根力量强,能把牙齿竖直到较稳定的正常轴倾度,矫治后不易复发,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正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畸用多功能超柔宽带弓。
背景技术
口腔正畸主要包括方丝弓、细丝弓、带状弓、活动矫治器、隐形矫治器等,种类繁多。
目前,常用矫治器是直丝弓矫治系统,存在以下结构缺陷:一是直丝弓呈扁平型,直丝弓水平向宽为0.56mm(0.022英寸)或0.64mm(0.025英寸),垂直向厚为0.41mm(0.016英寸)—0.48mm(0.019英寸),直丝弓宽面与颌平面平行,硬度大,应力强,矫治初始阶段牙弓不平整无法使用,否则,引起严重牙齿损伤。二是必须从细圆丝排齐牙齿做起,从圆丝到方丝多种系列多种型号,导致选择复杂,而且由于细圆丝排齐整平牙齿阶段没有转矩作用,亦没有扩弓作用,牙齿只能二维倾斜式移动,替牙期儿童牙弓发育不足,无法扩弓塑形。三是矫治后期使用方丝时,方丝粗,硬度大,应力强,导致转矩力大小和精度难以控制,摩擦力不易掌握,常出现牙周损伤,牙槽骨过度吸收,牙龈萎缩,牙齿过度松动等。四是弓丝垂直向厚度小,力量弱,致颌平面控制力弱,常出现咬合打不开,斯匹曲线反向改变,磨牙倾斜,支抗丧失等副作用,常需附加复杂的支抗装置。五是临床用力混乱,常难以界定。六是传统矫治的排齐、整平、牵引、内收、转距等均为分阶段移动牙齿,牙齿移动常出现倾斜移动,磨牙倾斜,前牙唇倾,支抗丧失,转矩失控,牙齿往复移动等不良反应。七是弓丝更换次数多,操作复杂,时间长,矫治周期长,平均两三年或更长,牙轴倾度异常,不能把牙齿转矩到较稳定的轴倾度,矫正后易复发。八是与弓丝匹配的托槽结构单一,为开口朝向唇颊侧的直通槽沟,深度大于宽度,硬度较大的弓丝不易嵌入槽沟,若强行嵌入,弓丝应力过大,易发生牙周损伤,牙周组织萎缩,牙过度松动等副作用。九是槽沟深与弓丝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弓丝滑动困难,不利于牙齿移动。十是托槽翼与托槽沟平直,结扎丝需从托槽沟底缘结扎弓丝,操作者在结扎时,较难把握结扎丝的松紧程度。十一是传统矫治技术的表达,仅通过矫治器单一结构、单一功能实现,从而局限了矫治器性能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量柔和、转矩控制力强、高效率、全同步、三维控根移动牙齿向理想弓靠近的正畸用多功能超柔宽带弓及宽带弓专用托槽。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正畸用多功能超柔宽带弓,宽带弓垂直向宽为0.64mm—1.27mm、水平向厚为0.25mm—0.5mm。
所述宽带弓宽面上分布有2—300个方形或长方形或菱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孔。
所述宽带弓为直线弯制型,或预成牙弓型,所述预成牙弓型分为唇颊侧牙弓型和舌侧牙弓型,以配合唇颊侧托槽或舌侧托槽使用。
所述宽带弓可预成转矩度、摇椅度。
所述正畸用多功能超柔宽带弓专用托槽,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中央上的托槽体,托槽体底板面顺牙长轴方向设计有1—3个栓钉孔,托槽体唇颊面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对槽翼体,在上下槽翼体之间形成主槽沟,所述槽翼体外侧上下分别外展,游离突出于槽翼体外形成槽翼,形成普通结扎型托槽。
所述托槽体唇颊面上下端还可以另外设计为滑槽滑盖或轴销扣盖,形成自锁型托槽。
所述托槽体与近龈端的槽翼体固定或活动连接,形成普通型托槽或活动翼型托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斌,未经雷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1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