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集液管连接片通孔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3084.2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春;吴俊涛;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芝大洋冷热技术(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V8/1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盖小静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调集 连接 片通孔 自动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空调集液管连接片通孔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位于固定主板上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相连,所述滚珠丝杠上的移动块与直线轴承座一端相连,该直线轴承座沿着支撑导向杆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直线轴承座另一端与推动块相连,该推动块位于多个待检测连接片下面;所述固定主板上连接有容置待检测连接片的承载模块,在承载模块顶部设有传感器支撑架,所述传感器支撑架相对的侧板上设有与PLC控制器相连的反射光纤传感器,所述反射光纤传感器位于顶部待检测连接片的通孔两侧。本装置不仅检测方便,且可靠性高,同时成本相比人工检测较低,效率显然高于人工检测,产生客观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孔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散热器生产过程中集液管连接片焊接前的防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集液管是汽车空调散热器上承载着将所有零部件组合到一起的关键部品。其集液管是通过连接片和储液罐焊接到一起,如果连接片的通孔没有加工将使制冷剂无法流通,导致空调直接失效。目前对于连接片的通孔检测只能凭借操作人员目视进行,容易产生误判,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准确的集液管与储液罐连接片通孔自动检测并防错的装置,避免人工目视操作疏忽出现的质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汽车空调集液管连接片通孔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位于固定主板上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相连,所述滚珠丝杠上的移动块与直线轴承座一端相连,该直线轴承座沿着支撑导向杆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直线轴承座另一端与推动块相连,该推动块位于多个待检测连接片下面;所述固定主板上连接有容置待检测连接片的承载模块,在承载模块顶部设有传感器支撑架,所述传感器支撑架相对的侧板上设有与PLC控制器相连的反射光纤传感器,所述反射光纤传感器位于顶部待检测连接片的通孔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支撑架的后面板上设有与PLC控制器相连的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的,在固定主板顶部设有安装滚珠丝杠、支撑导向杆的上支撑板,在固定主板底部设有安装步进电机、支撑导向杆的下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板上面安装有与PLC控制器相连的阻挡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模块通过底部的卡接座、中部的肘夹安装在固定主板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模块的限位槽形状与待检测连接片相匹配。
更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模块上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与承载模块的限位槽之间形成有与待检测连接片相匹配的限位腔。
作为更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支撑架固定在固定主板上。
作为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主板上连接有L型保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空调集液管连接片通孔自动检测装置,自动推送待检测连接片到位,使用反射光纤传感器检测连接片通孔是否存在,如果没有通孔还进行阻挡操作,保证了产品质量。其不仅检测方便,且可靠性高,同时成本相比人工检测较低,效率显然高于人工检测,产生客观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空调集液管连接片通孔自动检测装置主视图;
图2为汽车空调集液管连接片通孔自动检测装置顶部放大图;
图3为汽车空调集液管连接片通孔自动检测装置轴测图;
图4为汽车空调集液管连接片通孔自动检测装置俯视图;
图5为承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芝大洋冷热技术(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松芝大洋冷热技术(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3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储液罐部品防错检测及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利用液滴制备膜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