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4695.9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7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伟;陈宇声;常效康;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119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锌基 聚酯 复合 涂层 护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其在固化过程中活泼的环氧基和金属表面的游离键起反应而形成牢固的化学键,抛丸前处理使涂层与金属基体形成的铆嵌结构,涂层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使复合涂层紧密一体,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具有极好的耐酸、盐和较好的耐碱性,同时其耐烟雾性明显优于热镀锌层,环氧锌基复合涂层无论在大气环境还是在土壤中,不氧化、无电化学腐蚀,不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节能、环保、防腐性能优异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节能、不环保、防腐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护栏。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的公路钢护栏,主要有热镀锌、热镀锌+聚酯涂层、热镀锌+聚乙烯涂层三种产品型式,这些产品型式都存在一些缺陷,具体如下:1、高能耗,热镀锌工艺温度一般在450℃左右,镀锌生产需要消耗很高的热能,而且生产温度越高,热能有效利用率就越低,大部分热能白白散失,造成国家能源的浪费,热镀锌+聚乙烯涂层的产品,浸涂聚乙烯时,工件也需要加热到280°C左右,进一步增加了热能使用,2、不环保,锌属于重金属范畴,热镀锌生产工艺中,前处理会产生大量的酸雾、锌离子排放,镀锌环节会产生大量的锌粉尘,虽然生产企业都采取了环保措施,但仍有一部分酸雾、锌流入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锌通过雨水的腐蚀,不断溶解进入环境中,造成了环境污染,3、用工多,目前的热镀锌企业大多机械化程度不高,镀锌大多靠人工生产,而热镀锌+聚乙烯涂层、热镀锌+聚酯涂层的产品生产流程又非常长,用工进一步增加,4、产品质量不稳定,尤其是热镀锌+聚酯涂层、热镀锌+聚乙烯涂层,由于锌属于难涂装的金属,涂层与锌层的结合力是产品的弱点,成为制约产品寿命的根本因素,且这些产品生产时经历多个流程,进一步增加了质量的波动性,所以传统的钢护栏的生产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急需开发一种节能、环保、防腐性能优异的新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护栏,具备节能、环保、防腐性能优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节能、不环保、防腐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隔热层、防锈层、防水层、耐磨层和粘结层,所述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防锈层,所述防锈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防护层的顶部设置有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所述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包括锌基环氧涂层和聚酯涂层,所述锌基环氧涂层的顶部设置有聚酯涂层。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材质为陶瓷粉末,所述防锈层的材质为VCI防锈粒子。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材质为石油沥青,所述耐磨层的材质为高锰钢粉末。
优选的,所述粘结层的材质为金属铝粉,所述粘结层电镀在耐磨层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聚酯涂层喷覆在锌基环氧涂层的表面上,所述聚酯涂层的厚度小于锌基环氧涂层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其在固化过程中活泼的环氧基和金属表面的游离键起反应而形成牢固的化学键,抛丸前处理使涂层与金属基体形成的铆嵌结构,涂层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使复合涂层紧密一体,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具有极好的耐酸、盐和较好的耐碱性,同时其耐烟雾性明显优于热镀锌层,环氧锌基复合涂层无论在大气环境还是在土壤中,不氧化、无电化学腐蚀,不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节能、环保、防腐性能优异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节能、不环保、防腐性能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隔热层,导热系数低的材质可以隔绝热量的传递,在寒冷地区更加抗寒,通过设计防锈层,避免护栏本体被锈蚀,通过设计防水层,避免水分在高压环境中渗透,提高该装置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4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