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取石钳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5626.X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7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圣杰;柏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22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取石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取石钳。该新型取石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头,第二钳臂前端设置有第二钳头,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配合夹取结石,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互对称,第一钳头包括夹取部,夹取部的夹取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渗透液体的通孔,夹取部的顶端设置有刃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做结石手术时,结石时容易从取石钳内滑脱以及较大尺寸的结石无法夹出体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取石钳。
背景技术
结石是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主要见于胆囊及膀胱、肾盂中,也可见于胰导管、涎腺导管等的腔中。当结石造成管腔梗阻,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疼痛、出血或继发性感染等症状时,一般需要手术将结石取出,手术时常采用取石钳,然而现有的取石钳夹取结石的时候,往往连同结石周围的组织液一起夹起,增加结石滑脱的风险,另外目前追求微创手术,取石钳的尺寸一般较小,当结石的尺寸较大时,则无法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取牢靠,可将大尺寸结石剪切成小块分多次取出的新型取石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取石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取石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头,第二钳臂前端设置有第二钳头,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配合夹取结石,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互对称,第一钳头包括夹取部,夹取部的夹取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渗透液体的通孔,夹取部的顶端设置有刃口。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配合夹取结石,包裹在结石上的组织液从通孔渗出,遇到结石尺寸较大时,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顶部的刃口相互配合,将大尺寸的结石剪切成小尺寸的结石,分多次取出。
优选的,所述夹取部呈弧形片状,夹取部的厚度由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夹取部呈弧形片状,提高夹取结石的稳定性,夹取部的厚度由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便于夹取顶部的刃口相互配合,剪切大尺寸结石。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长圆孔、方形孔、圆孔、弧形孔、星型孔。
优选的,所述刃口为非连续刃口,非连续刃口的背面设置有圆倒角。非连续刃口剪切大尺寸结石时更加稳定牢靠,圆倒角避免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伸入体内损伤器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夹取部相互配合夹取结石,夹取部呈弧形片状,提高夹取结石的稳定性,包裹在结石上的组织液从通孔渗出,避免结石滑脱,通孔的边缘也可作为防滑纹,进一步提高夹取结石的稳定性;遇到结石的尺寸较大时,夹取部的厚度由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便于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顶端的刃口相互配合剪切结石,分多次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取石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第一钳臂,11第一钳头,111夹取部,112通孔,113刃口,114圆倒角,2第二钳臂,21第二钳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未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5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展示功能的人型公仔
- 下一篇:一种具备报警功能的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