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渗滤液收集及导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6303.2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钊;毛汉云;王梁;夏元青;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4;E03F9/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滤 收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滤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渗滤液收集及导排系统,包括渗滤液收集池,渗滤液收集池的腔内设置有主盲管,主盲管固定安装在渗滤液收集池的斜面底部,主盲管位于渗滤液收集池腔内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呈从左往右均匀分布的支盲管,主盲管和支盲管整体呈鱼刺状分布,主盲管腔内设置有清洁机构。该渗滤液收集及导排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往主盲管腔内拉动转动杆,转动杆通过连接杆外壁上的导向块在导向槽内进行限位导向,八组连接杆的转动实现带动摩擦板壁面上的刷毛对主盲管的内壁进行转动式的洗刷清洗,提高主盲管内壁的清洁效率,保证主盲管对渗滤液的通过率,减少渗滤液中的杂质和脏污长期堆积在主盲管内壁行程沉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滤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渗滤液收集及导排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通常封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当把垃圾固废填埋场A区底泥回填及封场处置后,自然蒸发为途径的水分很难逸出,则垃圾固废中的水分则以渗滤液的行驶往下渗透,渗滤液收集及导排系统防渗层通常采用不低于1.5mm高聚乙烯保护层以及卵石组成卵石导流层覆盖,最后再通过渗滤液池内的导管排出,导管将渗滤液导入其内,从而实现将渗滤液排出。但是现有技术的主盲沟(主盲导管)的设计较为简单,渗滤液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杂质和脏污,主盲沟(主盲导管)长期以往对渗滤液进行导流,渗滤液中的杂质和脏污容易在主盲导管内形成沉淀,不仅降低了主盲导管的使用寿命,而且还降低了渗滤液的排出效率。因此针对以上的问题,亟需提出渗滤液收集及导排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渗滤液收集及导排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渗滤液收集及导排系统,包括渗滤液收集池,渗滤液收集池呈左低右高的状态预埋在地面内,且渗滤液收集池的腔内底部为往左倾斜降低的斜面,渗滤液收集池的腔内设置有主盲管,主盲管为空心圆柱体,主盲管固定安装在渗滤液收集池的斜面底部,且主盲管的左端固定贯穿渗滤液收集池的左侧底部壁面,主盲管的右侧较高端上固定安装有主滤网,主滤网呈弧形凸起的状态,主盲管位于渗滤液收集池腔内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呈从左往右均匀分布的支盲管,主盲管和支盲管整体呈鱼刺状分布,支盲管为空心圆柱体,且支盲管与主盲管上下连通,支盲管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凸起向上的支滤网,主盲管腔内设置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转动杆,转动杆为圆柱体,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八组呈环形阵列分布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摩擦板,摩擦板呈倾斜的状态,且摩擦板的斜面与主盲管的内壁呈平行的状态,八组中的一组摩擦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设置在主盲管的内壁上,相邻两个连接杆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防堵滤网。
优选的,所述主盲管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导向块设置导向槽内。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在主盲管的内壁呈螺旋的盘状,且导向块活动卡合在导向槽内。
优选的,所述摩擦板的底部设置有洗刷机构,洗刷机构包括挤压杆,挤压杆倾斜设置在摩擦板靠近主盲管内壁的一侧,且挤压杆的倾斜状态与摩擦板的倾斜状态一致,挤压杆靠近主盲管内壁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洗刷板,洗刷板靠近主盲管的一侧进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刷毛,且刷毛与主盲管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靠近摩擦板壁面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摩擦板靠近主盲管内壁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块相互卡合的挤压槽,限位块活动卡合在挤压槽内,且挤压杆的外壁活动贯穿摩擦板靠近主盲管一侧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挤压槽腔内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且挤压弹簧位于挤压槽内壁与限位块壁面之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渗滤液收集及导排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6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