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感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7881.8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剑;马昌期;曾超;邢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李素兰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感应 装置 | ||
1.一种电容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层、绝缘层以及封装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感应层和封装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为衬底,用于接触指纹,所述感应层位于所述绝缘层的上部,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绝缘层的下部;
所述绝缘层内设有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感应层相接触,所述封装层内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电极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为单层衬底,所述单层衬底为玻璃衬底、陶瓷衬底、硅衬底、聚丙烯酸酯衬底、聚酯衬底、聚酰亚胺衬底、聚硅氧烷薄膜或聚氨酯薄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为多层衬底,包括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
所述第一衬底层的一面与所述电极相接触,所述第一衬底层的另一面与第二衬底层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层为钛酸盐薄膜、陶瓷薄膜或金属氧化物薄膜;
所述第二衬底层为玻璃衬底、陶瓷衬底、硅衬底、聚丙烯酸酯衬底、聚酯衬底、聚酰亚胺衬底、聚硅氧烷薄膜或聚氨酯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的总厚度为1-100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的总厚度为10-50μ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层的厚度为0.001-15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电极的下方,且所述连接线穿入所述绝缘层内并与所述电极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沿所述封装层的层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极相连接;
所述绝缘层的底部内设有过孔,所述第二连接线经由所述过孔与所述电极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沿所述绝缘层的层面并排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感应层相接触;
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有间隔,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78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筒生产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保温杯的杯盖以及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