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封管接头的中心静脉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8492.7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3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兰;袁林辉;刘梦琪;李昌;康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25/14;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管接头 中心 静脉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病人血液流失、对周围环境的血液污染、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的弊端,提供一种具有封管接头的中心静脉导管,属于静脉置管技术领域,包括导管主体、肝素帽、封管接头、导丝,所述导管主体包括插接管、主管、副管,所述主管和副管上都各设有一个管夹,所述主管和副管的外端各固定设有一个螺纹接头;所述封管接头包括外壳,外壳内侧固定设有具有弹性的封管内芯,封管内芯上设有能让导丝穿过所述封管内芯的内孔,当导丝未穿过所述内孔时,内孔为封闭状态。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能够避免患者血液流失,减小患者感染的风险,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血液污染,操作也十分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脉置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封管接头的中心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因快速补液、输血、监测中心静脉压力及血液滤过等需要,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需要在穿刺针到达目标血管后,将导丝置入目标血管,再退出穿刺针,在导丝引导下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目标血管,然后将导丝退出,完成中心静脉置管技术。但因为中心静脉导管管径较粗,适用于血液滤过的中心静脉导管为满足较大的流量要求,其管径更为粗大,在中心静脉导管通过上述流程置入目标血管后,退出导丝直至夹闭导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大量血液丢失,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血液资源,给患者造成不必要损害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满意度,而且增加了病床等医疗环境的污染,进而增加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病人血液流失、对周围环境的血液污染、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的弊端,提供一种具有封管接头的中心静脉导管,该使用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置管,能够减少血液外渗,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血液污染,也能减小患者感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管腔封闭接头的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主体、肝素帽、封管接头、导丝,所述导管主体包括插接管、主管、副管,所述插接管一端同时与主管、副管连通,所述插接管、主管、副管之间构成Y形结构,所述主管和副管上都各设有一个管夹,所述主管和副管的外端各固定设有一个螺纹接头;所述肝素帽和所述封管接头都能与所述螺纹接头螺接;所述封管接头包括圆环形结构的外壳,外壳内侧固定设有具有弹性的封管内芯,封管内芯上设有能让导丝穿过所述封管内芯的内孔,当导丝未穿过所述内孔时,内孔为封闭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封管内芯为锥形结构,所述内孔位于封管内芯的中心线位置。这样设置的封管内芯能够将外壳内腔进行较好的封闭,在导丝未穿过内孔时,血液不会通过封管内芯上的内孔外渗,起到优异的封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封管内芯采用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主体为塑料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能够避免患者血液流失,减小患者感染的风险,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血液污染,操作也十分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导丝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封管接头主视图;
图4为封管接头右视图;
图中标记:1、导管主体,2、肝素帽,3、封管接头,4、导丝,5、插接管,6、主管,7、副管,8、管夹,9、螺纹接头,10、外壳,11、封管内芯,12、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8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