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粘度液体注射剂过滤推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9812.0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3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曾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度 液体 注射 过滤 推注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粘度液体注射剂过滤推注器,包括注射器包括空筒、乳头和翼型部,空筒内设置有活塞、活塞轴和活塞柄;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半圆放置槽、半圆卡接槽以及翼型定位槽;推注机构包括圆柱滑块,圆柱滑块上设置固定槽,圆柱滑块设置导向筒,半圆放置槽上设置对应的导向杆,圆柱滑块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连接有电源和操作开关,减速电机通过输出轴连接滚珠丝杠,滚珠丝杠连接滚珠螺母。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适用于现有的注射器且能够重复使用,因此能够显著降低成本,同时推注器能够对注射剂中玻璃渣等颗粒物进行良好的过滤,并且该推注器能够大幅度降低推注时需要的力量,有利于医护人员的便捷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为高粘度液体注射剂过滤推注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药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出现了高黏度的药剂,如玻尿酸或者黄体酮等。这些药剂流动性较一般,因而在流动过程中阻力很大,因此医护人员若使用一般的注射器即使耗费很大的力气也会很难注射进入人体,注射大剂量的药剂时难度更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告号为CN204619052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到用于注射高黏度药剂的双推杆注射器,注射器的推杆包括外推杆和内推杆。所述外推杆的杆身设有位置相对的两条窄缝,窄缝自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外推杆连接有中空的外推杆头。内推杆的近端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内锁紧臂,且内推杆的近端连接有内推杆头。所述注射筒的远端的内侧壁设有用于固定外锁紧臂与内锁紧臂的锁紧槽。所述内推杆嵌套于外推杆内,内锁紧臂穿过所述窄缝接触注射筒的内侧壁,可相对于外推杆自由滑动。外推杆嵌套于注射筒内,可相对于注射筒自由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推杆有效地减少注射时需要的推动力,同时降低医护人员多次注射后肌肉疲劳的程度。
然而,上述的注射器存在以下的缺点:1、注射器的构造变得复杂,明显增加了成本;2、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推动力,但是幅度较小,可以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申请提出高粘度液体注射剂过滤推注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粘度液体注射剂过滤推注器,其能够适用于现有的注射器且能够重复使用,因此能够显著降低成本,同时推注器能够对注射剂中玻璃渣等颗粒物进行良好的过滤,并且该推注器能够大幅度降低推注时需要的力量,有利于医护人员的便捷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粘度液体注射剂过滤推注器,所述注射器包括空筒,所述空筒的端部连接有乳头,所述空筒的开口处设置有翼型部,所述空筒内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连接有活塞轴和活塞柄;
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空筒卡接的半圆放置槽、与所述乳头卡接的半圆卡接槽、以及与所述翼型部卡接的翼型定位槽,所述活塞柄连接有推注机构;
所述推注机构包括与所述半圆放置槽滑动连接的圆柱滑块,所述圆柱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柄卡接的固定槽,所述圆柱滑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半圆放置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筒滑动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圆柱滑块上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连接有电源和操作开关,所述减速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连接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连接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半圆放置槽端部的滚珠螺母,当所述减速电机带动所述滚珠丝杠转动,带动所述圆柱滑块在所述半圆放置槽内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需要进行推注操作时,通过半圆放置槽、半圆卡接槽和翼型定位槽能够将注射器良好的固定到固定架上;其次,在将注射器固定到固定架上时,同时将活塞柄和固定槽保持卡接;再者,通过操作开关控制减速电机正转或反转,从而使得圆柱滑块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从而完成抽吸或者推注的操作;最后,使用完毕后,将减速电机移动到初始位置,以便下次进行使用;综上所述,该推注器能够辅助现有普通注射器的使用,且能够多次使用,从而避免对注射器的改动,因此使用成本较低,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通过减速电机代替了医护人员的手工操作,从而具有省力方便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9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吸痰接头
- 下一篇:滑动调节式颈部按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