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1205.8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石建光;陈瑛琦;王杨;陈益;蔡海娜;李晨蔚;胡文涛;励新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31501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属于引流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胸腔引流管从前向后依次包括:置入段,所述置入段的前端连接设置有:管条,所述管条为一长条状,所述管条沿置入段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管条设置有奇数条,且若干条管条相对于置入段的前端面圆周等间隔设置,以构成一个带侧槽的引流腔;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和置入段连接并连通;以及外露段,所述外露段和连接段连接并连通;达到引流管不会压瘪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的作用是将体内的分泌液和血液、血块引导出体外,目前的引流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引流管容易被压扁,二是稍大的血块不容易从引流管处引流,血块容易堵在引流管的引流口处。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引流管容易被压瘪。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容易被压瘪的技术问题;达到引流管不会压瘪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所述胸腔引流管从前向后依次包括:置入段,所述置入段的前端连接设置有:管条,所述管条为一长条状,所述管条沿置入段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管条设置有奇数条,且若干条管条相对于置入段的前端面圆周等间隔设置,以构成一个带侧槽的引流腔;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和置入段连接并连通;以及外露段,所述外露段和连接段连接并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管条具体设置有三条。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管条之间连接设置有连块,且所述连块位于引流腔的侧槽处,并通过所述连块使得管条之间的位置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管条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刻度标识,且所述刻度标识沿管条的长度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置入段或连接段上设置有一体外标识,所述体外标识位于管条的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体外标识具体为一圆点,且所述圆点的颜色和置入段或连接段的颜色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置入段上还设置有显影线,且所述显影线沿所述置入段的轴向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外露段的末端设置有一内凹的窄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构建奇数条的管条以使得引流腔具有侧槽,一便于多方向的吸引分泌液和血液;此外,当引流管的一侧受力向内形变时,奇数条管条所构成的引流腔的上下两侧面不能被对称的压瘪贴合,即引流管在受力而限缩时仍可以保持引流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容易被压瘪的技术问题;达到引流管不会压瘪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管条之间设置有连块,以保证管条所构成的引流腔整体结构稳定。此外,连块设置在侧槽的中间部位,引流腔的前端没有被限死,引流腔的前端的内径具备扩张的能力,以便于在挤压血块的形状后引流出血块。
3、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外露段上设置一内凹的窄环,以便于胸腔引流管经引流口或者trocar孔从腹腔或胸腔拉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胸腔引流管的主视向局部省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胸腔引流管的置入段的轴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胸腔引流管的置入段的轴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再一种胸腔引流管的置入段的轴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胸腔引流管的置入段的仰视向剖视结构示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1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康复医学科偏瘫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带往返移动式牵引组件的混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