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2666.7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0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吕跃存;李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顺恒达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玻璃 升降 机座 压级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上模、下模、导柱导套、上下料装置和执行装置,执行装置包括冲孔切外形序的冲针和切刀模、成形模、整形模、冲孔序的冲针、翻孔压筋序的模块、翻边翻孔序的模块和剖切序的切刀模,上模包括上模板、紧固件、导柱导套底座和镶块,下模包括下模板、紧固件、导柱导套底座、上料台、下料台和镶块,导柱导套设有导柱导套一和导柱导套二,导柱导套一和导柱导套二的一端与上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的低成本级进模,并且用此模具可以同时制作两种电机座板各1件,综合物料搬运时间、模具装卸和调整时间等,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玻璃升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作工艺使用单序模,操作过程包括:板材剪裁落料成形整形冲孔翻孔压筋翻边翻孔共7道工序,左右件加起来需要共14道工序,11套冲压模具。综合物料搬运时间、模具装卸和调整时间等,平均每道工序耗时4秒,单人单班8小时极限产能7200件。
目前座板零件使用单工序冲压模具加工生产,左右件共需11套模具,生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同时生产道次多累计误差大,质量合格率低,所以目前亟待需要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通过设置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的低成本级进模,并且用此模具可以同时制作两种电机座板各1件,综合物料搬运时间、模具装卸和调整时间等,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下模、导柱导套、上下料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包括冲孔切外形序的冲针和切刀模、成形模、整形模、冲孔序的冲针、翻孔压筋序的模块、翻边翻孔序的模块和剖切序的切刀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紧固件、导柱导套底座和镶块,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紧固件、导柱导套底座、上料台、下料台和镶块,所述导柱导套设有导柱导套一和导柱导套二,所述导柱导套一和导柱导套二的一端与上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下料台设置在下模的端部,所述下模的厚度大于上模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中,所述上模与下模的面积相等,所述剖切序的切刀模、冲孔序的冲针、翻边翻孔序的模块和翻孔压筋序的模块均至少设有2个,所述上模设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中,所述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别位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两端,所述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的面积相等,且小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面积,所述导柱导套底座和紧固件设置在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中,所述冲孔切外形序的冲针和且切刀模设置在第一部分上,所述成形模、整形模和冲孔序的冲针设置在第二部分上,所述翻孔压筋序的模块、翻边翻孔序的模块和剖切序的切刀模设置在第三部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中,所述下模设有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第八部分、第九部分和第十部分,所述第九部分和第十部分设置在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第八部分的两端,所述第六部分设有冲孔切外形序的冲针和切刀模,所述第七部分设有成形模、整形模和冲孔序的冲针,所述第八部分设有剖切序的切刀模、翻边翻孔序的模块和翻孔压筋序的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中,所述上料台设置在下模的侧面,所述下模的上部设有钢带,所述钢带的长度大于上模和下模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玻璃升降器电机座板的冲压级进模具中,所述上模与下模的面积相等,所述下模的厚度大于上模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顺恒达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顺恒达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2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听器及助听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向安装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