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延时上电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4755.5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7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柏志龙;周宇;张陈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0;G08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黄斌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延时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延时上电控制器,包括外壳体、连接支架、LED显示屏、按钮面板和USB接口,所述外壳体内部形成腔室,所述腔内包括继电器组、变压器组、接线排端子、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PTC加热组件,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PTC加热组件、LED显示屏、按钮面板和USB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腔室内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外壳体相对于所述LED显示屏的横向一侧设置有电源输入口和电源输出插座。本控制器中通过PTC加热组件和直流电机的配合使得控制器内部的环境干燥,并将湿气通过通风口排出,在解决了散热的同时也解决的去除湿气,保护了控制器内部元器件的工作状态,且延长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供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延时上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设备的供电系统中,要经常进行电源之间的切换,而造成瞬间掉电现象,瞬时的掉电与上电,电网产生浪涌冲击,其危害在于:(一)出现的尖峰电压,超过了负载的最大输入电压值,在高电压的冲击下,设备极易损坏;(二)由于此时的电压不稳定,引起误操作,影响了正常的播音,给乘客乘车带来不便,甚至误导,引起混乱,另外,车站广播系统内具有多台功率放大器,若同时通电开机,将对电网有较大的冲击,广播系统内为避免此种危害的发生,在电源切换时通过供电控制装置为广播设备或声控设备能够正常的电能,保证多台设备同时通电时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保护电网的稳定性。
供电控制装置在地下轨道交通工作时,由于轨道交通内部环境阴冷、潮湿对供电控制装置的元器件有受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潮湿能透过元器件从引脚等缝隙侵入元器件内部,产生元器件吸湿现象,使得元器件内部金属氧化,导致产品故障,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到时短路、火灾等危害,因此解决潮湿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轨道交通延时上电控制器,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有PTC加热组件与直流风机的配合使得装置内部保持干燥、通风在解决散热的同时解决了去除湿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延时上电控制器,包括外壳体、连接支架、LED显示屏、按钮面板和USB接口,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水平两侧,所述LED显示屏、按钮面板和USB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纵向面板上,所述连接支架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外壳体内部形成腔室,所述腔内包括继电器组、变压器组、接线排端子、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PTC加热组件,所述继电器组与所述变压器组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组与所述接线排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PTC加热组件、LED显示屏、按钮面板和USB接口电性连接,所述PTC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水平一侧的内壁上,所述腔室内相对于所述PTC加热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外壳体相对于所述LED显示屏的横向一侧设置有电源输入口和电源输出插座,所述电源输入口与所述变压器组和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插座与所述接线排端子电性连接;
而且,所述PTC加热组件包括支架本体和PTC散热片,所述支架本体上固定焊接有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纵向一端开设有卡位槽,另一端开设有卡位块,所述PTC散热片包括PTC散热片前端部和PTC散热片尾端部,所述PTC散热片内嵌在所述散热凹槽内,所述PTC散热片前端部与所述卡位槽卡装连接,所述PTC散热片尾端部与所述卡位块卡装连接;
而且,所述PTC加热组件上固定安装有直流风机,所述直流风机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而且,所述直流风机上设置有直流风机安装通孔,所述直流风机通过所述直流风机安装通孔与所述支架本体螺栓螺纹连接;
而且,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而且,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而且,所述过滤网为防尘通风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奥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47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