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电模块的自激推挽电路、供电模块及供电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5749.1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0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郝占海;蔡素枝;陆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束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7 | 分类号: | H02M3/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模块 激推挽 电路 模组 | ||
1.一种供电模块的自激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L1、L2,电阻R1、R2、R3、R4,推挽用的晶体管Q1、Q2,谐振电容C1,以及具有主绕组、反馈绕组和输出绕组的高频变压器;
所述主绕组具有三个抽头,三个抽头中的中间抽头依次通过电感L1、电感L2连接至电路输入端,其他两抽头分别对应连接晶体管Q1、晶体管Q2的集电极;
晶体管Q1、晶体管Q2的发射极共地连接,晶体管Q1、晶体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还连接有谐振电容C1,晶体管Q1、晶体管Q2的基极分别对应通过电阻R1、电阻R2连接至所述反馈绕组的两端;
电感L1和电感L2之间的连接点处也分别对应通过电阻R3和电阻R4连接至所述反馈绕组的两端;
所述输出绕组的两端作为电路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激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滤波电容C2、C3;滤波电容C2和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感L1和电感L2之间的连接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激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自激推挽电路启停的场效应开关管Q3和控制信号处理单元电路;
场效应开关管Q3设置在晶体管Q1、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地之间,其源极连接晶体管Q1和晶体管Q2的发射极,其漏极连接地,其栅极连接控制信号处理单元电路的输出端,以使自激推挽电路启停的受接入所述控制信号处理单元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激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处理单元电路包括电阻R5、R6,电容C4,场效应管Q4;
第一控制信号端通过电阻R5连接场效应管Q4的漏极,第二控制信号端连接场效应管Q4的栅极;
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地,场效应管Q4的漏极还连接电源、以及通过电阻R6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3的栅极;
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和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激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处理单元电路中还包括用于保证电源提供预设电压的稳压二极管。
6.一种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基于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自激推挽电路来实现。
7.一种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基于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激推挽电路来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中包括多个所述自激推挽电路,以用于提供多路电压输出;
其中,多个所述自激推挽电路均由相同的控制信号来控制。
9.一种供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组用于为二次电子探测器供电;所述供电模组包括用于提供第一供电电压的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用于提供第二供电电压和第三供电电压的第二供电模块;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中各自激推挽电路的控制信号具体为高压开信号和真空OK信号,所述高压开信号加载至各电路中的第一控制信号端,所述真空OK信号通过真空闭锁单元电路加载至各电路中的第二控制信号端;
所述真空闭锁单元电路包括电阻R11、R12、R13、R14、R15,二极管D5,场效应管Q5,光耦H1;所述真空闭锁单元电路中,
二极管D5的负极端连接光耦H1的第一管脚,二极管D5的正极端连接光耦H1的第二管脚,锁闭信号正通过并联的电阻R11和电阻R12接入至光耦H1的第一管脚,锁闭信号负直接接入至光耦H1的第二管脚,
光耦H1的第六管脚连接场效应管Q5的栅极、以及通过电阻R13连接电源,光耦H1的第五管脚连接地,光耦H1的第七管脚通过电阻R14连接地,
场效应管Q5的源极连接地,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以及通过电阻R15连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束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束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57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热炉长寿命布料溜槽
- 下一篇:一种骨折或韧带损伤复位用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