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捕获芯片与单细胞捕获转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5752.3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5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边升太;叶舜;李德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体育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捕获 芯片 单细胞 转移 系统 | ||
1.一种流体捕获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且为平板形的流体捕获芯片本体(1),所述流体捕获芯片本体(1)具有用以加入含有多个单细胞的单细胞悬液的细胞悬液进样口(11),且所述流体捕获芯片本体(1)的下端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单细胞捕获结构(12),且多个所述单细胞捕获结构(12)均与所述细胞悬液进样口(11)连通,所述单细胞捕获结构(12)用以捕获单细胞悬液中任意一个单细胞;
所述流体捕获芯片本体(1)还包括水平间隔分布的培养基进样口(13)和样品出口(14),且所述培养基进样口(13)、细胞悬液进样口(11)和样品出口(14)均上下贯穿所述流体捕获芯片本体(1),且所述细胞悬液进样口(11)靠近所述培养基进样口(13),所述流体捕获芯片本体(1)的下端刻蚀有微流通道(15),且所述微流通道(15)的两端分别与培养基进样口(13)和样品出口(14)贯通,且所述细胞悬液进样口(11)与所述微流通道(15)靠近所述培养基进样口(13)的一端连通,多个所述单细胞捕获结构(12)均刻蚀于所述流体捕获芯片本体(1)的下端,且所述单细胞捕获结构(12)具有进液口(121)和出液口(122),多个所述单细胞捕获结构(12)串联在所述微流通道(15)上,并均位于所述细胞悬液进样口(11)和样品出口(14)之间;
所述单细胞捕获结构(12)为水平刻蚀在所述流体捕获芯片本体(1)的下端且水平截面呈“U”形的凹槽,所述单细胞捕获结构的两端分别为其进液口(121)和出液口(122),其中部回折处为弯流部(123),且所述进液口(121)和弯流部(123)之间设有喇叭形的缺口(124),且所述缺口的细端与所述弯流部(123)和出液口(122)之间区域贯通,且所述缺口(124)用以捕获单细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捕获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通道(15)设有多个,每个所述微流通道(15)位于所述细胞悬液进样口(11)和样品出口(14)之间的部分通道分别串联有多个单细胞捕获结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流体捕获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单细胞捕获结构(12)在所述流体捕获芯片本体(1)的下端呈阵列分布。
4.一种单细胞捕获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通孔芯片(2)和微槽阵列芯片(3)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捕获芯片,所述流体捕获芯片、玻璃通孔芯片(2)和微槽阵列芯片(3)由上向下依次水平设置且相互叠合,所述玻璃通孔芯片(2)上具有多个上下贯穿其的微孔(21);所述微槽阵列芯片(3)上凹设有多个微槽(31),且多个所述微孔(21)、多个所述微槽(31)和多个所述单细胞捕获结构(12)分别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微孔(21)与对应的所述微槽(31)相互对齐,所述流体捕获芯片在外力作用下可在所述玻璃通孔芯片(2)的上端水平移动至其上的单细胞捕获结构(12)与对应的所述微孔(21)错位分布以捕获单个细胞,或移动相互对齐以将所捕获的单个细胞经对应的所述微孔(21)排放至对应的所述微槽(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单细胞捕获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阵列芯片(3)的上表面设有疏水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单细胞捕获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为超疏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体育大学,未经北京体育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57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攻扳手
- 下一篇:前维护带拼接屏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紧急后备控制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