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式双管道螺旋运输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6274.8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8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政刚;刁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24 | 分类号: | B65G33/24;B65G3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125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式 双管 螺旋 运输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旋运输机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拆式双管道螺旋运输机构,包括进料管和带有螺旋叶片的主轴,进料管环套在主轴外侧;还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一端固定有环形端盖,进水管另一端敞口;环形端盖面向敞口的端面固定有凸部阵列;进料管外侧环套固定有环形连接件;环形连接件位于所述的进料端外壁面;环形连接件面向进料口的端面设有凹槽阵列;进料管的进料端从进水管敞口的一端穿过环形端盖,进料口露出在进水管外侧;凸部与凹槽可拆卸的卡接。通过在环形端盖上设置凸部和在环形连接件上设置凹槽,实习进料管与进水管卡接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进料管与进水管无法拆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旋运输机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拆式双管道螺旋运输机构。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作业中,管道螺旋运输机构被普遍的运用在各种工作的进料或出料缓解中。并且在整个的作业过程中,经常需要在物料完成运输之后,往物料里补水,以方便后续的生产作业。现有的技术中,往往是将补水的装置,与管道螺旋运输机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补水的需求。此方案虽然解决了补水的问题,但是两者不可拆卸,使的本身就比较大、比较重的管道螺旋运输机构,在加上补水装置后,就会变得更重、更大、更加难以移动,对管道螺旋运输机构的使用有很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螺旋运输机构与补水机构无法拆卸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式双管道螺旋运输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拆式双管道螺旋运输机构,包括进料管和带有螺旋叶片的主轴,进料管环套在主轴外侧;进料管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内外相通的进料口,所述的一端为进料端;进料管的另一端为出料端,
还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一端固定有环形端盖,进水管另一端敞口;环形端盖面向敞口的端面固定有若干凸部;凸部按环形端盖的圆周方向阵列分布;
进料管外侧环套固定有环形连接件;环形连接件位于所述的进料端外壁面;环形连接件面向进料口的端面设有若干凹槽;
进料管的进料端从进水管敞口的一端穿过环形端盖,进料口露出在进水管外侧;凸部与凹槽可拆卸卡接。凹槽按环形连接件的圆周方向阵列分布;凸部与凹槽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在环形端盖上设置凸部和在环形连接件上设置凹槽,实习进料管与进水管卡接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进料管与进水管无法拆卸的问题。当生产作业过程中,不需要补水,只用运输物料时,只要将进水管拆下,单独使用进料管进行运输物料即可。当生产作业过程中,既需要运输物料又需要补水时,只要将进水管重新安装上,就可以让物料在进料管内运输的同时,让水从进料管外壁面与进水管的内壁面之间流过进行补水。从而使一种可拆式双管道螺旋运输机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拆卸以应对不同的需求,提高了使用的效率。
凸部与凹槽对应设置以及两者规则的设置,使进料管与进水管在进行安装时,能让使用者清楚的找准安装位置,不需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安装的过程中,缩短了安装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进一步的,环形连接件面向进料口的端面还设有密封槽,密封槽位于凹槽阵列所形成的圆形外侧;密封槽内容置密封圈。密封圈可以防止水从环形端盖与环形连接件之间渗漏出去。
进一步的,环形端盖与进水管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可以防止水从环形端盖与进水管之间渗漏出去。
进一步的,环形连接件与进料管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可以防止水从环形连接件与进料管之间渗漏出去。
进一步的,进水管的管壁上设有内外相通的进水口,进料口和进水口均朝向上方。此方案放了了物料和水从各自的入口进行到对应的管道中。
进一步的,进料管的出料端伸出在进水管敞口端的外部。此方案使物料和水在出口处,从不同的垂直面落下,使两者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6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