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桡动脉穿刺测压压迫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6863.6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9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靖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1011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桡动脉 穿刺 压压 止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穿刺测压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右端连接有上加压臂与下加压臂,所述上加压臂与下加压臂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上加压臂与下加压臂前端之间形成手臂放置区,所述上加压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加压座,所述加压座内部设置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包括主轴,所述主轴通过螺纹固定在加压座内,所述主轴下端设置有止血棉层,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加压臂相配合,相互交错的部位可以放置手臂,适应不同体型患者使用,将患者手臂夹持固定住,配合可以移动的加压座,对准患者穿刺部位进行加压,方便调节压迫的压力,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桡动脉穿刺测压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桡动脉是肱动脉的终支之一,较尺动脉稍小。桡动脉长约21.2cm,起端外径约0.3cm。肱动脉分出后,行向外下,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位于桡侧腕屈肌与肱桡肌之间,至桡骨下端斜过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至手背后进入解部学鼻咽窝,穿第一掌骨间隙入手掌深部,分出拇主要动脉后,即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成掌深弓。桡动脉在桡骨下端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较浅,是扪脉和穿刺的理想部位。
申请号为CN202020132336.4,名称为一种用于桡动脉穿刺的止血压迫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基板,其为硬质条状板,所述基板的其中一个板面上设置有压迫垫块;以及压力调节件,其包括穿过所述基板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抵接所述压迫垫块,所述调节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压迫垫块之间还设置有压片,所述压片至少部分包埋至所述压迫垫块内;在所述压片下方包埋有多个压力传感器。该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桡动脉穿刺的止血压迫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实时显示压力,监控使用时长,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损伤发生。
但是,目前很多桡动脉穿刺压迫装置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无法快速调节加压的压力大小,给医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工作效率低,因此设计了一种桡动脉穿刺测压压迫止血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测压压迫止血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桡动脉穿刺测压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右端连接有上加压臂与下加压臂,所述上加压臂与下加压臂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上加压臂与下加压臂前端之间形成手臂放置区,所述上加压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加压座,所述加压座内部设置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包括主轴,所述主轴通过螺纹固定在加压座内,所述主轴下端设置有止血棉层。
进一步地,所述下加压臂上设置有防滑垫层,所述防滑垫层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上端设置有旋转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止血棉层可围绕主轴的轴线自由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加压臂与下加压臂为一体成型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加压臂相配合,相互交错的部位可以放置手臂,适应不同体型患者使用,将患者手臂夹持固定住,配合可以移动的加压座,对准患者穿刺部位进行加压;
(2)本实用新型方便调节压迫的压力,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6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