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头管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0615.9 | 申请日: | 2021-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鹏军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车头 连接 结构 | ||
一种自行车头管的连接结构,通过头管侧面一体成型或机床加工好的凹槽,与横管截面对接后焊接,实现高精度位置对接,保证量产过程中安装在头管内部转向杆上的同一个位置的第一传动元件都能与横管中传动装置精确对接、精密耦合及头管上的紧固孔与连接件上的紧固孔对齐。第一传动元件内径大于等于转向杆外径,第一传动元件外径小于头管内径;第二传动元件与第一传动元件在上下碗组之间的头管内的空间内连接;传动元件套在转向杆,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可以方便拆卸,在普通的转向杆上就可以拆卸及安装,不必单独进行设计转向杆或进行不可逆的改装。
技术领域
一种自行车头管的连接结构,特别用于对自平衡自行车、助力车、三轮车车架及其模型领域。
背景技术
公告号CN 205098403 U 和CN201920350002.1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转向装置,通过头管与横管内部的转向装置实现转向,其方案转向杆上的传动元件与横管内传动轴上的齿轮耦合时对位置精度要求高。在量产过程中传统头管与横管的连接通过固定架固定后焊接,对接方式无法高效、精确地将横管与头管侧对接位置精确地保持一致。当紧固件连接头管上的孔和连接件上的螺纹孔,内腔体或支撑件为钣金件的情况时,在钣金件侧面钻孔的方式,对厚度有一定要求,厚度薄时会导致紧固件相应变小,无法承受太大的拉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自行车头管的连接结构,包括横管、头管、连接件、支撑件、转向杆、第一传动元件、第二传动元件;其优点在于头管侧面有凹槽,横管截面与凹槽契合,通过一体成型或机床加工好横管的对接位置的凹槽,方便进行与横管截面对接后焊接,实现高精度位置对接利于量产过程中传动元件之间精密耦合,保证量产过程中头管内部的转向杆上有第一传动元件时,安装在同一个位置时都能与横管中传动装置精确对接及头管上的紧固孔与连接件上的紧固孔对齐,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及对应的头管上有安装孔;连接件与支撑件连接。
其优点在于通过增加连接件与支撑件连接,再通过紧固件连接头管上的孔和连接件上的螺纹孔,避免当内腔体或支撑件为钣金件的情况时,在钣金件侧面钻孔的方式,对厚度有一定要求,厚度薄时会导致紧固件相应变小,无法承受太大的拉力。
优点在于在于头管侧面有平面,便于找到头管径向的基准平面,进行夹持等操作。
其优点在于在头管内部的转向杆上有第一传动元件;第一传动元件内径大于等于转向杆外径,第一传动元件外径小于头管内径;第二传动元件与第一传动元件在上下碗组之间的头管内的空间连接;第二传动元件所在轴穿过头管侧面或穿过头管与车架连接的地方;第二传动元件所在轴与横管内的转向驱动装置输出轴连接或断开。
其优势在于第一传动元件安装在头管内部的前叉的转向杆部分,第一传动元件具体可以是伞齿轮或同步轮等。传动元件套在转向杆,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可以方便拆卸,在普通的转向杆上就可以拆卸及安装,不必单独进行设计转向杆或进行不可逆的改装。
其优点在于连接件在支撑件的上方或下方。
其特征在于转向驱动装置在车架内部,可以是安装在车架的横管内,也可以先安装在电机底座或插板上后,再将电机底座或插板上安装在支撑件上,最后支撑件再连接横管。
转向杆上的第一传动元件可以是刚性齿轮或同步轮,可以是可拆卸的,也可是一体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一种自行车头管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一种自行车头管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一种自行车头管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一种自行车头管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鹏军,未经刘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0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挤水棉头拖把
- 下一篇:一种高压比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