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纳米气泡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1588.7 | 申请日: | 202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7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东;周文东;罗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4 | 分类号: | B01D53/74;B01D5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未可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刘宏博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气泡 重力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纳米气泡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密封机构和固定机构,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体箱,气体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气体箱通过出气管连通有气泵,气泵通过输气管连通有处理罐,处理罐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泡发生器,处理罐的外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处理罐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螺栓从第二固定块内部取出,从而使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分开,然后将处理罐向上提起,从而使处理罐与密封底座分离,将凸台露出,从而可以对凸台上的杂物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的设备没有设置用于排出颗粒物的排污结构,导致现有的设备不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微纳米气泡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世纪50年代,在化工领域开始了对气泡和液滴的研究,特别是气液分散相的基础现象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化工机械的大规模应用,微纳米气泡发生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产生的,其制造方法包括旋回剪切、加压溶解、电化学、微孔加压、混合射流等方式,均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微纳米级的气泡,微气泡破裂瞬间,由于气液界面消失的剧烈变化,界面上集聚的高浓度离子将积蓄的化学能一下子释放出来,此时可激发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超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产生的超强氧化作用可降解水中正常条件下难以氧化分解的污染物如苯酚等,实现对废气的净化作用。
废气进入超重力床与微纳米气泡水液形成气液混溶并穿越超重力床旋转轮,进入超重力床腹腔,在超重力场作用下,流体在超重力场中的传质及传热效率能大大提高, 液滴和颗粒物被转子抛到外壳经液体出口管离开超重床排入沉淀池,经过超重力床离心分离后的漆雾粒子与粉尘及 VOCs 得到有效去除,有机废气在分解时会产生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会沉淀在壳体内部,当颗粒物堆积过多时会影响设备的使用,而现有的设备没有设置用于排出颗粒物的排污结构,导致现有的设备不适用于有机废气的处理。
为此,我们提供微纳米气泡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纳米气泡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纳米气泡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密封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体箱,所述气体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气体箱通过出气管连通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输气管连通有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泡发生器,所述处理罐的外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腔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台;所述密封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转轴、第二固定块和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处理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凸台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外侧卡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罐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固定台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螺栓从第二固定块内部取出,从而使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分开,然后将处理罐向上提起,从而使处理罐与密封底座分离,将凸台露出,从而可以对凸台上的杂物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的设备没有设置用于排出颗粒物的排污结构,导致现有的设备不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1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