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善主梁桥面板结构受力的可调高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3830.4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4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田波;周霆;梁健;谭邦明;牟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桥面 板结 构受力 可调 支座 | ||
改善主梁桥面板结构受力的可调高支座,以有效提高钢混组合梁桥面板结构的施工效率。包括上锚碇板、上支座板、支座低座和顶部呈球冠状的活塞。所述活塞下部安装于支座低座的圆柱形空腔内,与圆柱形空腔腔壁形成竖向滑移配合,在支座低座底部设置与圆柱形空腔底面相连通的油脂通道。本实用新型将永久支座设计为高度可调支座,利用支座本身构造,完成支点的抬高和回落,无需采用千斤顶顶升,简化了施工工序,有效提高钢混组合梁桥面板结构的施工效率。还可在支座上安装应力传感器,实现对桥梁运营状态的智能监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工程,特别一种改善主梁桥面板结构受力的可调高支座。
背景技术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由混凝土板和钢梁通过连接件组成的组合结构,利用混凝土板受压,钢梁受拉,充分发挥两种材料优点。位于中支点位置的截面,由于存在负弯矩,桥面板会受拉,为改善桥面板受力,工程实践中采用先通过千斤顶把钢梁顶升至一定高度后,浇筑混凝土桥面,待桥面板混凝土硬化后,再把主梁回落至原设计标高,使得混凝土桥面板受压。这种施工方法一般三个步骤,第一步顶升主梁,并用临时支撑作为支点。第二步浇筑桥面板;第三步安装永久支座,顶升回落并同步拆除临时支撑,将支点力由临时支撑转换到永久支座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主梁桥面板结构受力的可调高支座,以有效提高钢混组合梁桥面板结构的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改善主梁桥面板结构受力的可调高支座,包括上锚碇板、上支座板、支座低座和顶部呈球冠状的活塞,其特征是:所述活塞下部安装于支座低座的圆柱形空腔内,与圆柱形空腔腔壁形成竖向滑移配合,在支座低座底部设置与圆柱形空腔底面相连通的油脂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永久支座设计为高度可调支座,利用支座本身构造,完成支点的抬高和回落,无需采用千斤顶顶升,简化了施工工序,有效提高钢混组合梁桥面板结构的施工效率;可在支座上安装应力传感器,实现对桥梁运营状态的智能监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善主梁桥面板结构受力的可调高支座的结构示意图(横桥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善主梁桥面板结构受力的可调高支座的结构示意图(顺桥向)。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上锚碇板10、上支座板11、耐磨板12、支座低座20、油脂通道21、活塞30、球冠状耐磨板31、油脂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改善主梁桥面板结构受力的可调高支座包括上锚碇板10、上支座板11、支座低座20和顶部呈球冠状的活塞30,所述活塞30下部安装于支座低座20的圆柱形空腔内,与圆柱形空腔腔壁形成竖向滑移配合,在支座低座20底部设置与圆柱形空腔底面相连通的油脂通道21。
参照图1,通过油泵经油脂通道21向支座低座20圆柱形空腔底部注入油脂32,推动活塞30竖向各上滑动。油泵卸压,活塞30竖向向下滑动。将永久支座设计为高度可调支座,高度调节范围250~0mm,或者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设定。即利用支座本身构造,完成支点的抬高和回落,无需采用千斤顶顶升,简化了施工工序,有效提高钢混组合梁桥面板结构的施工效率。此外,可在支座上安装应力传感器,使支座具有可测力的特性,并实现对桥梁运营状态的智能监控。
参照图1,所述上支座板11的顶面上嵌入耐磨板12,与上锚碇板10形成平面滑动摩擦副。所述活塞30的顶面上嵌入球冠状耐磨板31,与上支座板11底部上凹球冠面形成转动摩擦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38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密封结构的辊端轴套
- 下一篇:一种六轴机械手自动贴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