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丸料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6261.9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0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江;陈永坤;陈红兵;熊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好迪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7/00 | 分类号: | B24C7/00;B2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21313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丸料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磁丸料阀,包括上外壳、下外壳,上外壳与下外壳之间形成装配空间,装配空间内至少设有第一导磁芯棒、第二导磁芯棒,第一导磁芯棒、第二导磁芯棒之间形成供磁性丸料通过的丸料通道;及将第一导磁芯棒配置为N极和将第二导磁芯棒配置为S极,以使在第一导磁芯棒与第二导磁芯棒之间形成磁场的永磁体结构;第一导磁芯棒的两端、第二导磁芯棒的两端分别套有线圈;及为所有线圈通入电流,以在线圈之间建立和第一导磁芯棒、第二导磁芯棒之间磁场极性相反磁场的驱动电源;驱动电源产生可变电压驱动线圈之间产生可变的磁场。利用电磁和永磁的可控的叠加磁场来吸住和释放磁性丸料,没有机械动作,避免了卡阻现象且可以对流量进行调节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丸料阀。
背景技术
对铸件、锻件、冲压件、钢材、型材等工件表面进行除锈、氧化皮清理、表面强化处理,采用的设备主要是内含高速旋转叶片的抛丸器,高速旋转的叶片把经过管道送过来的丸料加速到相同的转速抛射到被清理的工件表面,冲击去除表面的锈蚀和氧化皮,甚至可以强化金属表面。在现有的技术中,控制丸料的流量是用的机械式的闸阀,一般用气缸推拉来控制开关,用螺栓限位的方式来调节需要的流量。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每次抛丸工件改变都需要人工来调整,还容易出现闸阀被丸料卡住,关闭不严或打不开,使流量难以实现自动控制。虽然后来出现用电缸代替气缸的应用,通过位置传感器可以让电缸在行程内的任意位置停止,这样可以使闸阀的开口在最大的范围内开成任意大小,实现了对通过丸料流量的自动控制,但是由于机构复杂频繁微调容易出现卡阻、松动、磨损等各种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丸料阀,利用电磁和永磁的可控叠加磁场来吸住和释放磁性丸料,流量可控,失电后靠永磁吸住丸料,阀门被自动关闭,安全并节能,没有机械动作,避免了卡阻现象。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磁丸料阀,包括上外壳、下外壳,上外壳与下外壳之间固定连接,在上外壳与下外壳之间形成装配空间,在装配空间内至少设置有第一导磁芯棒、第二导磁芯棒,在第一导磁芯棒、第二导磁芯棒之间形成供丸料通过的丸料通道;
以及将第一导磁芯棒配置为N极,和将第二导磁芯棒配置为S极,以使在第一导磁芯棒与第二导磁芯棒之间形成磁场的永磁体结构;
在第一导磁芯棒的两端、第二导磁芯棒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线圈;
以及为所有线圈通入电流,以在线圈之间建立和上述第一导磁芯棒、第二导磁芯棒之间磁场极性相反磁场的驱动电源;
所述驱动电源产生可变电压驱动线圈之间产生可变的磁场。
本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电源通过4—20mA的信号产生0—24VDC可变电压驱动线圈之间产生可变的磁场。
本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芯棒、第二导磁芯棒平行方式间隔布置在装配空间中。
本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芯棒、第二导磁芯棒之间增设有一个过渡导磁芯棒,在过渡导磁芯棒与第一导磁芯棒、第二导磁芯棒之间分别形成丸料通道。
本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芯棒的中部、第二导磁芯棒的中部呈向外凸起或向内凹陷设置。即把芯棒做成两头细或中间细有利于在弱磁场时也能吸住部分丸料堵住部分通道,实现流量的控制。
本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外壳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与丸料通道连通的进入口,下外壳下表面中部开设有与丸料通道连通的排出口,在进入口、排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本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外壳、下外壳的同一侧向外延伸出置入空间,所述驱动电源放置于置入空间中,在置入空间侧面设有接插孔。
本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外壳、下外壳的外周分别向外延伸出若干翅状结构,便于安装与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好迪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好迪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6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