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吹塑机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6832.9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2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忠;马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市威鹰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B29C55/28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曾基 |
地址: | 264211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吹塑机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吹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吹塑机用冷却装置,同时对膜泡内外侧进行冷却,使膜泡内外温度保持一致,从而提高薄膜的生产质量,提高实用性;包括底座、环形模头、外风环、内风环、出风筒、套筒、循环风机、制冷机、出风管和排风管,环形模头固定安装于底座顶端,外风环设置于底座顶端,内风环固定安装于底座顶端中部,内风环顶端中部开设有出风孔,出风筒安装于出风孔顶端,出风筒外围周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吹风孔,出风管固定安装于出风孔内,出风管与出风筒连通,套筒套设于出风筒外围,套筒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筛风孔,多组筛风孔均向下倾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吹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吹塑机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薄膜吹塑机是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膜泡的装置,其在薄膜吹塑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膜泡在被切割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冷却,以便于后续的定型和收卷,现有的技术通常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却,然而通常只能对膜泡的外表面进行冷却,膜泡内表面无法进行冷却,导致膜泡内外温差较大,最终出现严重的厚薄不均的现象,造成产品质量的不合格,导致实用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时对膜泡内外侧进行冷却,使膜泡内外温度保持一致,从而提高薄膜的生产质量,提高实用性的薄膜吹塑机用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吹塑机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环形模头、外风环、内风环、出风筒、套筒、循环风机、制冷机、出风管和排风管,所述环形模头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顶端,所述外风环设置于底座顶端,外风环位于环形模头外围,所述内风环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内风环顶端中部开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筒安装于所述出风孔顶端并与出风孔顶端连通,出风筒外围周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吹风孔,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底端,出风管顶端自出风孔底端伸入并与所述出风筒连通,所述套筒套设于出风筒外围,套筒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筛风孔,所述多组筛风孔均向下倾斜,所述内风环顶端周侧均匀开设有多组排风孔,多组所述排风管顶端分别自所述多组排风孔底端伸入,所述循环风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下方,多组排风管底端均与循环风机输入端连通,所述制冷机位于循环风机左侧,循环风机与制冷机输入端连通,所述制冷机输出端与所述出风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设置有支架,所述制冷机和循环风机均位于所述支架下方。
优选的,所述多组筛风孔均匀排列分布于所述套筒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外风环与冷风系统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风筒和套筒均螺装于所述内风环顶端,出风筒和套筒均与内风环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吹塑机用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薄膜吹塑机用冷却装置,通过环形模头将熔融态的塑料挤出,通过压缩空气将膜泡吹胀,通过外风环对膜泡的外侧壁进行风冷冷却,同时通过制冷机将冷空气由出风管吹入出风筒内,通过出风筒上的多组吹风孔将冷空气均匀吹出,再通过套筒上的多组倾斜设置的筛风孔对冷空气进行阻缓并均匀吹出,均匀吹出的冷气对膜泡的内侧壁进行冷却,通过循环风机将膜泡内较热的空气由多组排风管导出并导入输送至制冷机中进行冷却降温,冷却后的空气循环吹入膜泡内对膜泡进行持续的冷却,同时对膜泡内外侧进行冷却,使膜泡内外温度保持一致,从而提高薄膜的生产质量,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市威鹰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市威鹰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6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症患者卧姿调整装置
- 下一篇:用于敞车下侧门的关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