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8883.5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4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潇瑜;张凯驿;朱起萱;李畅宇;董子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潇瑜;张凯驿;朱起萱;李畅宇;董子翊 |
主分类号: | H01R13/533 | 分类号: | H01R13/533;H01R13/502;H01R13/639;H01R1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插头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防护结构公开了一种不充电时能够对USB插头进行防护,避免插头的公接头受到损伤,充电时能够对USB插槽内的充电线进行固定,保证稳定性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套为框状结构,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置有胶垫,两个主固定板通过铰接轴铰接置于固定套的一端上,且分别靠近固定套的两侧,两个辅固定板通过铰接轴铰接置于固定套的另一端上,且分别靠近固定套的两侧,两个主固定板和两个辅固定板一一对应,两个主固定板的一端分别向固定套的两侧弯曲,两个主固定板的另一端先分别向固定套两侧的方向弯曲,再向远离固定套的方向延伸,形成主延伸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防护结构涉及一种能够对电源插头进行防护的结构,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充电时能够对USB插头进行防护,避免插头的公接头受到损伤,充电时能够对USB插槽内的充电线进行固定,保证稳定性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与电气用品插销,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现有的给手机等数控产品充电的插头大多设置USB接口,插头和充电线能够分离,但在使用过程中插头内的充电线容易在外界的拉扯下被拔出,无法为充电设备充电,影响人们后期对充电设备的使用。
公告号CN208015021U公开了一种充电头,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充电模块,壳体包括硬质USB接口端以及柔性插头端,充电模块设于USB接口端内,硬质USB接口端处构造与充电模块电连接的USB接口,柔性插头端包括插脚以及包裹部分插脚的柔性绝缘件,插脚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柔性绝缘件与硬质USB接口端胶接,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固定USB接口内的充电线,充电线容易在外界的拉扯下掉出,影响插头的充电效果。
公告号CN206313198U 公开了一种防触电插头,由插头壳体、插片、防护橡胶套以及电线组成。其中插片尾端部分设置在插头壳体内部,插片前端由插头壳体内部从插头壳体前端穿出,插头壳体前端有一级阶梯状凸台,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对充电线进行固定,且在不使用的时候无法对插头的公接头进行防护,从而避免公接头受到损伤影响插头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防护结构提供了一种不充电时能够对USB插头进行防护,避免插头的公接头受到损伤,充电时能够对USB插槽内的充电线进行固定,保证稳定性的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防护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防护结构由主固定板、铰接轴、限位板、固定套、连接杆和辅固定板组成,固定套为框状结构,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置有胶垫,两个主固定板通过铰接轴铰接置于固定套的一端上,且分别靠近固定套的两侧,两个辅固定板通过铰接轴铰接置于固定套的另一端上,且分别靠近固定套的两侧,两个主固定板和两个辅固定板一一对应,两个主固定板的一端分别向固定套的两侧弯曲,两个主固定板的另一端先分别向固定套两侧的方向弯曲,再向远离固定套的方向延伸,形成主延伸部,两个辅固定板的一端分别向固定套的两侧弯曲,两个辅固定板的另一端先分别向固定套两侧的方向弯曲,再向远离固定套的方向延伸,形成辅延伸部,两个辅延伸部和两个主延伸部一一对应,限位板的一端置于主固定板的一端上,限位板的另一端置于和主固定板相对应的辅固定板的一端上,所述限位板的纵截面为劣弧,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凸面相对,连接杆的一端置于主延伸部上,连接杆的另一端置于和主延伸部相对应的辅延伸部上, 所述主延伸部的端部上置有凸齿,两个所述主延伸部上的凸齿相对,所述辅延伸部的端部上置有凸齿,两个所述辅延伸部上的凸齿相对,所述限位板的凸面上置有防护垫。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三、 不充电时能够对USB插头进行防护,避免受到损伤。
四、充电时能够对USB插槽内的充电线进行固定,防止充电线从插头上掉落使插头无法正常对设备充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潇瑜;张凯驿;朱起萱;李畅宇;董子翊,未经马潇瑜;张凯驿;朱起萱;李畅宇;董子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8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