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煤泥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0651.3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9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钟灵敏;蒲仁利;宋峰;宋滕飞;都波;牛奔;陈文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煤矿 井下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煤泥脱水装置,包括进料缓冲箱,所述进料缓冲箱的底侧设置有液下渣浆泵,所述液下渣浆泵的外顶侧设置有旋流沉降装置,所述旋流沉降装置靠近液下渣浆泵的一侧设置有旋流沉降装置溢流管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占用空间小的立式、耐磨、耐腐蚀液下渣浆泵,具有结构先进、扬程高、输送量大的特点,通过设计储料箱液位自动控制器装置,确保了储料箱内液位稳定,从而保证了液下渣浆泵的正常运行,合理利用,避免因为缺浆烧泵的状况,设计煤泥浆沉淀反冲击装置,主要是保证煤泥在运行中不出现沉淀现象,从而保证设备长期免清除沉渣,进而正常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清理水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煤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水仓多年以来,煤泥清理一直是困扰各大矿区的老大难问题,大量的煤泥涌入水仓造成水仓的有效能力下降,同时也给水仓水泵造成伤害,导致严重的生产隐患;
目前许多煤矿清理水仓的装置占用空间太大,不便于在煤矿井下使用,并且现有的煤矿井下煤泥脱水装置无法对不同大小的煤泥颗粒进行通吃,因此应用场景受限,且使用寿命短,因此不便于使用,难以提升实际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煤泥脱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煤泥脱水装置,包括进料缓冲箱,所述进料缓冲箱的底侧设置有液下渣浆泵,所述液下渣浆泵的外顶侧设置有旋流沉降装置,所述旋流沉降装置靠近液下渣浆泵的一侧设置有旋流沉降装置溢流管路,所述旋流沉降装置溢流管路、进料缓冲箱、旋流沉降装置与液下渣浆泵的底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储料箱,且旋流沉降装置溢流管路贯穿储料箱的顶端延伸至储料箱的内顶侧,所述储料箱的顶侧远离液下渣浆泵与旋流沉降装置溢流管路的一侧设置有振动滤泥装置,所述振动滤泥装置的顶侧固定连接有振动马达,所述振动滤泥装置远离旋流沉降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煤泥干湿程度调节闭锁装置,所述储料箱的内侧对应旋流沉降装置溢流管路的位置设置有液位自动控制器,所述储料箱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四个工矿车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流沉降装置溢流管路远离旋流沉降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净化水排出管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料箱的内底侧远离液位自动控制器的位置设置有清污淤渣管路,且清污淤渣管路贯穿储料箱的内侧壁延伸至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料箱的顶端远离液下渣浆泵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框架,且支撑框架设置于旋流沉降装置与振动滤泥装置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料缓冲箱采用缓冲漏斗式以及自动旋流夹角式设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料箱的外侧壁靠近煤泥干湿程度调节闭锁装置的位置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煤泥脱水装置,整机煤泥处理能力大,为50m³/h,速度快,效率高,从煤泥最小分离度d50=0.03mm以上到煤泥颗粒最大直径40mm,实现了煤泥颗粒大小通吃,煤泥稠稀通用,功能齐全,一机多用。
2、该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煤泥脱水装置,采取二级高效煤泥微颗粒脱水系统,主要采用远距离,高压力泵送射流,煤泥重力旋流离心分离与高频直线振动、分选为一体的快速煤泥脱水技术,速度快,效果好,性价比高,维修费用低,是煤矿井下煤泥脱水装置的理想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0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