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飞机的单系统油泵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1411.5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1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龙;张海杨;刘宗涛;李强宣;杨昌宇;赖建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宜昌)航空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7 | 分类号: | F15B11/17;F15B13/02;F15B19/00;F15B21/041;F15B21/0423;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4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飞机 系统 油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飞机的单系统油泵车系统,油箱通过吸油滤与主油管相连,主油管上安装有第一电动三通球阀,第一电动三通球阀通过泵组吸油软管与电机泵组相连,电机泵组的出油口通过泵组出油软管与单向阀相连,单向阀通过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后同时与安全阀和流量计相连,流量计同时与二位二通电磁阀和供油软管相连,供油软管上安装有供油接头,所述安全阀的溢流口与回油管相连,所述回油管安装有取样阀和颗粒度检测仪,所述回油管通过回油软管与回油接头相连,实现油泵车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数字化显示和智能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飞机地面维护及液压电气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飞机的单系统油泵车系统。
背景技术
油泵车系统设计时除了满足系统要求的压力及流量外,还有两个关键技术攻关点:一是解决液压系统的高压溢流发热问题,二是解决系统供压时的脉动和瞬时响应问题。
早期的油泵车采用变频器+普通电机的动力源模式驱动泵组实现系统流量的调节,通过先导式调压阀调节系统压力,这种系统设计虽然能满足使用要求,但系统高压溢流容易导致系统油液温度过高,影响油液理化性质且对飞机液压系统的密封件存在潜在危害。常规的采用加设散热器的物理冷却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系统发热问题。
目前大多数油泵车主流设计为变频器,变频电机的动力源模式,泵组采用变量泵,虽然相较早期产品从根本上减少了系统的溢流发热,但仍然存在发热的问题,且系统在高压运行工况下系统压力脉动较大、响应速度也有延迟。
此外,早期油泵车大多采用需要复杂操作顺序的物理开关和按钮,系统压力及流量通过机械式表盘显示,存在系统数据零散、不易整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飞机的单系统油泵车系统,此系统采用PLC控制器、伺服控制系统和触摸屏控制的设计,通过PLC控制技术及系统内配置的各类传感器、流量计及在线检测装置,实现油泵车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数字化显示和智能化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飞机的单系统油泵车系统,它包括油箱,所述油箱通过吸油滤与主油管相连,主油管上安装有第一电动三通球阀,第一电动三通球阀通过泵组吸油软管与电机泵组相连,电机泵组的出油口通过泵组出油软管与单向阀相连,单向阀通过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后同时与安全阀和流量计相连,流量计同时与二位二通电磁阀和供油软管相连,供油软管上安装有供油接头,所述安全阀的溢流口与回油管相连,所述回油管安装有取样阀和颗粒度检测仪,所述回油管通过回油软管与回油接头相连。
所述油箱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排油的放油球阀,所述油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气滤,在油箱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液位的液位继电器。
所述油箱上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上安装有回油过滤器。
所述电机泵组选用恒压变量柱塞泵作为动力元件,实现系统恒压输出和系统流量变量输出,并减少设备在高压小流量运行工况下的系统发热量。
所述二级过滤器与安全阀之间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安全阀上连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回油过滤器之前的管路上安装有回油安装阀,所述回油安装阀之前的管路上安装有风冷散热器。
所述供油软管上安装有压力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一电动三通球阀通过第二电动三通球阀与回油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系统采用PLC控制器、伺服控制系统和触摸屏控制的设计,通过PLC控制技术及系统内配置的各类传感器、流量计及在线检测装置,实现油泵车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数字化显示和智能化检测。
2、该系统主要功能是向飞机液压系统提供稳定的液压油源,对机上操作系统供压,进行机上相关机构的功能性检查及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宜昌)航空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凌云(宜昌)航空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1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灭火瓶填充的装夹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的利用红外激光嫩肤的自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