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3237.8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0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汪素真;张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素真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255299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外护理用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装置主体,所述引流装置主体包括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性筒体,所述软性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左侧固定连通有抽气端口,所述顶盖的顶部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液端口,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进行支撑,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设置竖杆和环套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上,通过竖杆和环套的支撑限制,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稳定性,借助于固定组件的卡合固定,有效的避免软性筒体在使用时收缩复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外护理用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普外护理用引流装置是一种对于患者体内积液进行引导收集的一次性医疗器材,其主体通常为袋状或者瓶罐状的收集结构,并且在收集装置的上方开设有两组管道,通过两组管道分别连接在抽压装置以及患者积液位置处,借助于压差作用,使得患者体内的积液流入引流装置内部,可以有效的对患者体内的积液病症进行缓解;
现有技术中的普外护理用引流装置,为降低其生产成本,其对积液进行收集存储的部位通常采用软袋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压差作用,容易导致软袋回弹收缩,影响引流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普外用引流装置,其由于抽气以及进液的端口通常安置在同一位置处,抽气口与进液口相距过近,导致积液容易直接飞溅连通,容易对抽压设备造成污染,影响后期其他引流操作的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普外护理用引流装置,其主体较软,缺乏支撑,导致积液收集时容易塌陷,以及积液容易从进液口直接飞溅至抽气口内部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装置主体,所述引流装置主体包括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性筒体,所述软性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左侧固定连通有抽气端口,所述顶盖的顶部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液端口,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左侧竖直固定有竖杆,且竖杆的外侧套设有环套,所述环套与竖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环套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环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进液端口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螺旋状盘绕在软性筒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引导管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挂钩,且挂钩的上方一端外壁上固定包裹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环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包括有壳筒,所述壳筒固定镶嵌在环套的正面中间位置,所述壳筒的中间位置贯穿插设有插销,所述插销与壳筒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竖杆的正面外壁上竖直等距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尺寸与插销的外侧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插销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背面一端固定焊接在插销的外壁上,所述弹簧的正面一端固定连接在壳筒的内壁上,所述插销通过弹簧与壳筒之间弹性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和顶盖上,通过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支撑,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环套与竖杆之间滑动连接,且设置竖杆和环套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上,通过竖杆和环套的支撑限制,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稳定性,借助于固定组件的卡合固定,有效的避免软性筒体在使用时收缩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素真,未经汪素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3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