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防护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4712.3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6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万是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18 | 分类号: | E05B17/18;E05B4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防护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防护智能锁,包括面板、执手以及锁孔、指纹触屏与密码触屏,面板上滑动设置有滑盖,面板外壁铰接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卡钩,面板上设有供卡钩进入面板内腔的连通孔,面板内滑动设置有配合卡钩的锁杆,面板底部设有连通外界与面板内腔的隐蔽通孔,隐蔽通孔上设有与之形状相适配的遮挡板,遮挡板与锁杆之间设有带动锁杆运动的联动组件,面板内设有用于复位锁杆至对应于连通孔位置的复位弹簧,当锁杆处在对应于连通孔的位置时,遮挡板位于隐蔽通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对锁孔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外人对锁芯机构造成破坏,对智能锁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防护智能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门的设备,门锁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也不一样,随着技术的发展,门锁的种类越来越多,有执手门锁、密码锁、指纹锁、智能锁等。
智能锁集成多种功能,使得现有智能锁的生产成本较高。智能锁包括面板、执手、指纹触屏、密码触屏、锁芯机构以及控制机构,面板上对应于锁芯机构的位置设有锁孔,锁孔的设置是当智能锁发生故障时,可通过钥匙插进锁孔对锁芯机构进行应急手动解锁。现有智能锁的锁孔设置都是直接外露,有很多使用者因邻里矛盾或遇到一些素质较低的人时,他们会通过锁孔向锁芯机构注入胶水来对户主进行恶意报复,由于,智能锁的成本较高,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智能锁,该安全防护智能锁能对锁孔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外人对锁芯机构造成破坏,对智能锁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安全防护智能锁,包括面板、转动设置于面板的执手以及设置于面板的锁孔、指纹触屏与密码触屏,所述面板上滑动设置有用于盖住指纹触屏与密码触屏的滑盖,所述面板外壁铰接有用于盖住锁孔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卡钩,所述面板上设有供卡钩进入面板内腔的连通孔,所述面板内滑动设置有配合卡钩用于锁定盖板盖住锁孔的锁杆,所述面板底部设有连通外界与面板内腔的隐蔽通孔,所述隐蔽通孔上设有与之形状相适配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与锁杆之间设有带动锁杆运动的联动组件,所述面板内设有用于复位锁杆至对应于连通孔位置的复位弹簧,当所述锁杆处在对应于连通孔的位置时,所述遮挡板位于隐蔽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面板底部的隐蔽通孔处于视线盲区,使得外来人员不能轻易的观察到隐蔽通孔的位置,从而起到隐蔽作用。而遮挡板的设置对隐蔽通孔的位置起到进步一的隐蔽与遮盖作用,使外来人员在观察面板底部时,如果不注意也无法观察到隐蔽通孔的位置,因为隐蔽通孔在遮挡板的作用下只会形成一条细微缝隙。这样,外来人员就无法通过锁孔对锁芯机构进行破坏,对智能锁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当要打开盖板时,将遮挡板往面板内部一捅,通过联动组件带动锁杆进行移动,实现锁杆与卡钩的分离,这样就实现了盖板的开启。而锁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使得卡钩在进入连通孔时能钩在锁杆上实现锁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面板内且连接遮挡板的联杆以及连接联杆与锁杆的柔性杆,所述联杆的滑动方向与锁杆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杆的设置实现两个方向上的作用力传递,使得联杆能通过柔性杆驱动锁杆进行滑移。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外壁形成有一凹陷区,所述锁孔与连通孔均设置于凹陷区内,所述盖板铰接于凹陷区内且形状与之适配,所述面板外壁设有连通凹陷区侧壁的扣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陷区的设置使得外来人员不能轻易的将盖板撬开,通过凹陷区与盖板两者之间的配合改变两者之间缝隙的走向,使进入该两者之间的胶水不会轻易的朝向锁孔流动,从而实现进一步的保护。当盖板与凹陷区之间粘接有胶水时,通过扣槽的设置能方便将盖板暴力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万是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万是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4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管道小管径探测抽水一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红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