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廊与建筑之间的防渗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5038.0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1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熙;龚斌;邓根;唐晨鑫;丰雄亚;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8;E04B1/68;E04B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牟建鑫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之间 渗水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伸缩缝防渗水结构的技术领域,针对传统连廊与建筑的伸缩缝容易渗水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连廊与建筑之间的防渗水结构,包括开设于建筑物朝向盖板的一侧的第一凹槽以及开设于盖板朝向建筑物的一侧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正对,第二凹槽内架设有用于遮挡伸缩缝的挡水板,挡水板远离第二凹槽的一端倾斜向上并延伸至第一凹槽内,第二凹槽内还设置有导水槽,挡水板的倾斜下端延伸至导水槽顶端开口上方,导水槽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还包括排水管,导水槽开有排水口的一端延伸至排水管管口上方。本申请具有使连廊与建筑之间的伸缩缝不易渗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伸缩缝防渗水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廊与建筑之间的防渗水结构。
背景技术
连廊是为方便两建筑之间的连接所建筑的一种连接构筑物,连廊具有良好的视野和广阔的采光效果,因此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建筑中。
相关技术中,连廊通常包括水平设置的走道板以及架设在走道板上方用于遮盖的盖板,走道板与盖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盖板的竖腹杆。走道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连廊的支撑柱,连廊与建筑相互靠近的一侧通常设置有伸缩缝,以减少连廊与建筑物之间因温度发生热胀冷缩导致结构破坏或产生裂缝的情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连廊在使用过程中,遭遇雨水天气时,雨水等容易从伸缩缝渗入至连廊和建筑物内,影响连廊的使用效果。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使连廊与建筑之间的伸缩缝之间不易发生渗水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连廊与建筑之间的防渗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廊与建筑之间的防渗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廊与建筑之间的防渗水结构,包括开设于建筑物朝向盖板的一侧的第一凹槽以及开设于盖板朝向建筑物的一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正对,所述第二凹槽内架设有用于遮挡伸缩缝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远离第二凹槽的一端倾斜向上并延伸至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内还设置有导水槽,所述挡水板的倾斜下端延伸至导水槽顶端开口上方,所述导水槽的一端开设有排水口;连廊与建筑之间的防渗水结构还包括排水管,所述导水槽开有排水口的一端延伸至排水管管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从伸缩缝落下的雨水可以通过倾斜设置的挡水板流入导水槽,再经由导水槽流入排水管排出,便于将雨水集中处理,使得雨水不易通过伸缩缝流入连廊内,从而实现在满足伸缩缝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对连廊与建筑物之间的伸缩缝进行弹性防渗,有利于减少雨水通过伸缩缝渗入连廊内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连廊的使用体验。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竖直向下设置,连廊与建筑的防渗水结构还包括若干用于将所述排水管固定在竖腹杆上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使得排水管可以被固定在竖腹杆上,使得排水管排水时不易产生位移,使得雨水可以更好地流入排水管被集中处理;同时,通过排水管竖直向下设置,使得雨水可以更好地通过重力从排水管流出。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设在排水管外周壁的抱箍,所述抱箍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抱箍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拆卸固定在竖腹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抱箍对排水管进行限位固定,再将连接板固定在竖腹杆使得抱箍的位置被固定,进而使得排水管的位置被固定,使得排水管可以更好地保持竖直向下的位置,使得雨水可以更好地通过排水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顶端连通有过渡管,所述导水槽开设有排水口的一端贯穿过渡管外壁并延伸至过渡管内,所述过渡管底端呈漏斗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由排水槽流入过渡管的雨水可以加速流入排水管,有利于增大排水管排水的速度;同时,使得雨水不易流出至排水管外,便于雨水的集中处理。
优选的,所述抱箍内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排水管外壁抵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5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电阻率仪电极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电子仿真技术综合实训考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