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高压电缆接头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5822.1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0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曹涛;豆腾飞;高增胜;胡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市榆阳中能袁大滩矿业有限公司;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719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缆 接头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高压电缆接头监测装置,用于对接电线、三相输电线进行监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与接地线连接的接地线传感器、与任一相输电线连接的载流量检测传感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超波传感器,壳体表面设置有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分别连接接地线传感器、载流量检测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超波传感器;壳体两侧分别连通有电缆保护管道,每个电缆保护管道自由端连接有电缆定位机构。体积小,能够及时反映电缆所发生的故障,定位迅速,可有效的避免事故扩大,方便检修,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不会对人身及设备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用高压电缆接头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10kV高压输电线路中,每300~500m就有一处电缆接头,一般采用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接线盒进行连接。由于隔爆要求高、体积有限,再加上谐波、绝缘老化、接头内部结构变化等因素,电缆接线盒爆炸事故频发。目前针对高压电缆接线盒的标准有MT/T94-2005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和MT/T-2009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接线盒。
在煤矿中,电缆的敷设分为地面敷设和井下敷设,地面敷设又分为直接埋地、电缆沟、隧道、沿墙、架空、穿管和排管等多种敷设方式;井下敷设分为平巷或30°以下井巷、立井、钻井等各种敷设方式。由于矿井下复杂的敷设方式、加上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增加,导致矿井下的供电线路非常复杂,煤矿用电量大、存在爆炸性的瓦斯和煤尘、空气潮湿、空间狭小等形成了相对复杂的工作环境。
国内外在电缆故障定位的方法中,离线测距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且相对成熟。据统计,电缆故障90%以上是单相接地故障,而其中80%以上故障点发生于电缆接头,目前地面大量采用高压设备击穿对故障点进行定位,但是此方法在矿井下对人身及设备产生较大危险,且设备体积庞大,难以下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高压电缆接头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压设备会对人身造成危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高压电缆接头监测装置,用于对接电线、三相输电线进行监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与接地线连接的接地线传感器、与任一相输电线连接的载流量检测传感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超波传感器,壳体表面设置有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分别连接接地线传感器、载流量检测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超波传感器;壳体两侧分别连通有电缆保护管道,每个电缆保护管道自由端连接有电缆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无线通讯模块为Zigbee模块。
电缆定位机构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连接有锥形管,锥形管小径端沿径向开设有凹槽,凹槽深度大于锥形管壁厚,凹槽上盖设有压板,压板上活动连接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关于锥形管轴线对称设置。
电缆保护管道自由端连接有第一凸台,连接管上连接有与第一凸台相适配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数据采集器上设置有报警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高压电缆接头监测装置,既能实现接线盒的作用,又能对电缆接头进行监测;设置壳体,对接地线传感器、载流量检测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超波传感器进行保护,避免外界因素影响监测的准确性;通过电缆定位机构对电缆进行定位,防止电缆来回摆动,避免造成接头的磨损等问题;体积小,能够及时反映电缆所发生的故障,定位迅速,可有效的避免事故扩大,方便检修,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不会对人身及设备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高压电缆接头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市榆阳中能袁大滩矿业有限公司;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未经榆林市榆阳中能袁大滩矿业有限公司;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5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