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6303.7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7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胡刚毅;钟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1/04;G01R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汪家瀚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电池检测组件,设置在壳体上;控制单元,设置在壳体上,且与电池检测组件电连接;其中,电池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导向部以及电连接器;导向部被配置为与待检测电池的外形相匹配,使得待检测电池能够沿着导向部移动;电连接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待检测电池沿着导向部移动至预设位置后,电连接器与待检测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部的外观引导和导向作用,便于运维人员快速识别相应的电池检测组件,并顺利安装电池进行电池,操作流程简单,电池安装方式符合人体工程学,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助力车或电动车发展迅速,数量日渐增多,在各地随处可见。
共享助力车或电动车通过电池驱动电机运动,从而带动车辆前进。为了保证共享助力车或电动车的正常运行,运维人员需要对共享助力车或电动车的电池状态进行检测,以及对电池进行软硬件版本升级等操作。
在现有技术中,运维人员在检测电池时,一般是将需要检测的电池放置在检测柜体的格口处,然后再插入电源线将电池和电池检测装置主体相连。由于共享业务的特性,决定了所需要检测的电池数量极为庞大,由此导致电池检测工作的操作异常费力且繁琐,检测效率低下。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可以简化电池检测的操作流程,实现电池的快速检测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包括:
壳体;
至少一个电池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电池检测组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池检测组件包括导向部和电连接器;所述导向部被配置为与待检测电池的形状相匹配,使得所述待检测电池能够沿着所述导向部移动;所述电连接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待检测电池沿着所述导向部移动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检测槽,所述电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检测槽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电池检测组件的数量为多个,被配置为分别对应不同形状的所述待检测电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导向部包括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待检测电池上的对应的配合部配合,使得所述待检测电池能够以预设方位沿着所述导向部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防呆结构为选自凸台、肋条和凹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电池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被配置为能够连接至工作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导向部为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向所述容纳空间凹陷形成的槽状结构,所述槽状结构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还包括通讯组件,所述通讯组件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通讯组件被配置为能够连接外扩设备或向外界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通讯组件为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6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带有除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