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置鞋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6992.1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2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柯荣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荣岳 |
主分类号: | A43D69/00 | 分类号: | A43D69/00;A43D7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唐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鞋跟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置鞋跟机构,用于对待打钉的鞋体进行放置,所述鞋体包括鞋跟部,所述自动置鞋跟机构包括鞋跟放置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及鞋跟支撑机构,所述鞋跟支撑机构用于对鞋跟部底端进行支撑;所述鞋跟放置机构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部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通过转轴与卡板进行连接,所述卡座上设置有鞋模;所述调节板一端与第一驱动模组连接,所述调节板另一端用于与卡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用于带动调节板一端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鞋跟放置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及鞋跟支撑机构,分别实现对鞋跟部的放置、鞋跟部的倾斜角度调节、鞋跟部的支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置鞋跟机构。
背景技术
鞋体的鞋跟种类繁多,按照鞋跟高低分类有高跟、中跟、低跟的区别,按照鞋跟粗细分类有细跟、粗跟的区别等等,从而使得待制造出来的鞋成品存在鞋跟与脚板的角度不同、鞋跟长度不同、鞋跟粗细不同等差异性;当鞋型变换时,当需要对鞋跟进行打钉操作时,手动调整鞋跟角度很繁杂且浪费时间,不利于提高制鞋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针对上述缺陷对已有技术方案进行改良,以满足生产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置鞋跟机构,可以根据待打钉鞋型进行调整,达到快速变换鞋跟置放角度以方便进行打钉操作,提高制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置鞋跟机构,其用于对待打钉的鞋体进行放置,所述鞋体包括鞋跟部,所述自动置鞋跟机构包括鞋跟放置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及鞋跟支撑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鞋跟放置机构一侧,所述鞋跟支撑机构设置在鞋跟放置机构另一侧,所述鞋跟支撑机构用于对鞋跟部底端进行支撑;所述鞋跟放置机构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部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通过转轴与卡板进行连接,所述卡座上设置有鞋模;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模组及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一端与第一驱动模组连接,所述调节板另一端用于与卡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用于带动调节板一端上下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模组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板上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调节板一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卡持有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第一滚动轴承设置,所述调节板通过连接板与卡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一侧的第一滑轨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下端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丝杆,所述第一滑轨上卡持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丝杆贯穿第一滑块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板一侧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一驱动丝杆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跟支撑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模组、第三驱动模组及顶板,所述第三驱动模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三驱动模组用于带动第二驱动模组上下运动,所述顶板设置在第二驱动模组上,所述顶板用于贴合鞋体的脚跟部分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卡持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有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顶板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卡持有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第二滚动轴承设置,所述顶板另一端置于第二支撑板上端部;所述第二支撑板下端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丝杆,所述第二驱动丝杆贯穿第二滑块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第二驱动丝杆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模组包括第三滑轨及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设置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滑轨及第三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三滑轨上卡持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三驱动丝杆,所述第三驱动丝杆贯穿第三滑块设置,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带动第三驱动丝杆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荣岳,未经柯荣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6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弱电智能化工程综合布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测绘用便携式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