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潜水湿式全贯流泵的轴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9077.8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0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英;蔡皖锋;张小琼;王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049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潜水 湿式全贯流泵 轴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潜水湿式全贯流泵的轴承结构,轴承结构安装在潜水湿式全贯流泵的泵轴上,包括A轴承部,A轴承部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B轴承部和C轴承部组成,组成A、B、C轴承部所用的轴承相同。A、B、C轴承部分别为一个轴承组成,组成A、B、C轴承部的轴承均为角接触球轴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轴承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轴承受力均匀,不易损坏,轴承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湿式全贯流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潜水湿式全贯流泵的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潜水湿式全贯流泵(口径不大于1m,功率不大于630kW且同步转速不高于1000r/min)在选用轴承时,一般考虑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加一个圆柱滚子轴承,由于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是分离的,因此实际装配中,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外圈端面不在同一个平面,即B1≠B2,致使电泵运行过程中只有一个轴承受力,降低轴承寿命,轴承易损。
如图1所示,B1>B2时,轴向力经过2外圈,3外圈,1内外圈传到固定端,整个过程中只有1受力,如图2所示,B1<B2时,轴向力经过2内外圈,4内圈,1内圈传到固定端,整个过程中只有2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潜水湿式全贯流泵的轴承结构,其轴承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
一种用于潜水湿式全贯流泵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结构安装在潜水湿式全贯流泵的泵轴上,包括A轴承部,A轴承部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B轴承部和C轴承部组成,组成A、B、C轴承部所用的轴承相同。
具体的:
A、B、C轴承部分别为一个轴承组成。
组成A、B、C轴承部的轴承均为角接触球轴承。
A、B轴承部的轴承串联装配,A、C轴承部的轴承并联布置。
角接触球轴承的型号为7317B。
潜水湿式全贯流泵的口径≤1m,功率≤630KW,同步转速≤1000r/min。
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过渡配合方式装配在泵轴上。
进水端的两角接触球轴承串联装配,出水端的两角接触球轴承并联布置。
并联的两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靠背的方式进行并联。
B轴承部外侧设置轴台阶,C轴承部的外侧设置止动垫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轴承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轴承受力均匀,不易损坏,轴承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2为现有两种轴承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潜水湿式全贯流泵上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关系如下:
100-泵轴、110-轴台阶、120-止动垫圈、130-圆螺母、210-B轴承部、220-A轴承部、230-C轴承部、310-进水端轴承盖、320-出水端轴承盖、330-轴承座、340-机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9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