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双频RFID标签读写指环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9959.4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7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彬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A44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叶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双频 rfid 标签 读写 指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双频RFID标签读写指环卡,包括指环卡本体,所述指环卡本体的内侧壁上呈圆形阵列设置有凹槽,指环本体的外侧与凹槽的对应处均活动贴合有连接板;所述凹槽内设有滑动块,滑动块的底部设有弧形橡胶垫,滑动块的前后端均穿出凹槽并固接有侧板,侧板远离滑动块的一端与连接板固接;所述连接板与指环卡本体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直接套设在使用者的手指上,方便携带使用;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橡胶垫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能够进行移动,使得指环卡可以适用于不同手指大小的使用者使用,保证每个人佩戴时的尺寸均合适,使得指环卡在佩戴的过程中不易从手指上滑落丢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双频RFID标签读写指环卡。
背景技术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等。
但是,目前市场上RFID技术的应用大多携带不便,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双频RFID标签读写指环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双频RFID标签读写指环卡,包括指环卡本体,所述指环卡本体的内侧壁上呈圆形阵列设置有凹槽,指环本体的外侧与凹槽的对应处均活动贴合有连接板;所述凹槽内设有滑动块,滑动块的底部设有弧形橡胶垫,滑动块的前后端均穿出凹槽并固接有侧板,侧板远离滑动块的一端与连接板固接;所述连接板与指环卡本体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指环卡本体包括由塑胶模具注塑而成的戒指壳体,戒指壳体上缠绕有铜线,铜线的表面缠包有纸纹胶,纸纹胶上贴有标签,标签的表面滴注有滴胶,滴胶的表面喷涂有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凹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前后连通的“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侧板为一体式连接结构;所述侧板与连接板为一体式连接机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位于指环卡本体的前后端,且与指环卡本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呈弧形,且弧形连接板与指环卡本体的圆心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双频RFID标签读写指环卡,使用时,直接套设在使用者的手指上,方便携带使用;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橡胶垫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能够进行移动,使得指环卡可以适用于不同手指大小的使用者使用,保证每个人佩戴时的尺寸均合适,使得指环卡在佩戴的过程中不易从手指上滑落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环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环卡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指环卡本体;101、戒指壳体;102、铜线;103、纸纹胶;104、标签;105、滴胶;106、防护层;2、凹槽;3、连接板;4、滑动块;5、侧板;6、弹簧;7、弧形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彬,未经张永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9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