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服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90905.X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2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00;A41D27/10;A41D27/12;A61B46/20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王豫川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析 患者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服,包括病服主体和治疗巾,病服主体两支衣袖上在肘关节以及前臂处分别开设有操作窗,操作窗与治疗巾相活动连接,病服主体正面两侧相邻操作窗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件,固定件被装配用于使穿刺管路保持固定状态,病服主体的两侧袖子处均设有拉链,两个拉链的两端均设有拉链头,病服主体两侧锁骨位置均设有观察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服,能够通过两侧袖子的双向对拉拉链结构,方便进行病服的穿着工作,通过治疗巾和操作窗的配合,能够在保证穿刺过程操作空间的情况下,避免细菌感染,同时能够通过固定件沿着透析管路走向将管路固定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服。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采用弥散、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在给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工作时,需要利用血管穿刺进行相关的操作,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时的较为常用的血管通路可以分为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颈内静脉置管的方式,另一种是使用上肢动静脉内瘘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能够满足血液透析工作,一般会在患者内瘘未成熟时使用静脉置管的方式,内瘘成熟之后就可以拔除静脉置管使用上肢动静脉内瘘的方式进行相关治疗,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病人一般都会穿着病服进行相关的穿刺和治疗操作。
现有的病服主要还是医院中常用的那种病人服装,相对一般服装来说,更加的轻便并且容易穿,但是在进行血液透析工作的过程中,护士在给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换药时,经常会因为病人领口较小不方便操作,而造成不便,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方便实际的操作,护士会用胶布将患者领口黏上拉开,增大操作范围,但是这样的方式容易使病人的消毒穿刺点暴露不充分,或者胶布未黏牢衣领污染消毒部位,导致伤口位置发生感染,并且现有的病服在透析过程中也不利于观察实时情况,内瘘穿刺的患者在进行透析时,患者服装通常袖口较小,整个预留的空间不能够满足护士穿刺工作的需求,为了能够完成穿刺工作,护士会将患者衣服袖子上卷进行相关操作,这样的方式会充分暴露穿刺部位,而衣服上卷之后的袖子给手臂上的压力也会压迫内瘘侧手臂甚至会压迫动静脉穿刺点影响治疗效果,现有的病服上也没有对透析管路进行固定的位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管路进行相关的固定工作,很容易在患者移动的时候对管路造成拉拽,会导致患者穿刺处疼痛,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服,旨在解决现有的病服在进行血液透析工作时,穿刺部位不能充分的暴露,不能够方便的进行相应的透析操作,现有病服上也没有能够固定管路的位置,很容易造成管路受到拉拽,影响病人治疗状态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服,包括病服主体和治疗巾,所述病服主体两支衣袖上在肘关节以及前臂处分别开设有操作窗,所述操作窗与所述治疗巾相活动连接,所述病服主体正面两侧相邻所述操作窗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装配用于使穿刺管道保持固定状态,所述病服主体的两侧袖子处均设有拉链,两个所述拉链的两端均设有拉链头,所述病服主体两侧锁骨位置均设有观察窗。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包括底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件通过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病服主体的外壁上,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卡板,两个所述卡板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均对称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若干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均包裹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具体由海绵一体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巾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一侧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毛面,所述病服主体相邻所述操作窗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刺面,所述魔术贴毛面和所述魔术贴刺面相配合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09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津布阻燃涂层整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螯合剂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