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吸收组件和燃气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91661.7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1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钦;高砚庄;何雨涛;张果;刘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1/16;F24H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翠芬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吸收 组件 燃气热水器 | ||
1.一种余热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外壳和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烟气外壳围成烟气换热通道,所述烟气换热通道能够与燃气热水器中的热交换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烟气换热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外壳上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从所述烟气外壳的顶端延伸至底端,所述第二换热盘管包括螺旋盘管和辅助管段,所述螺旋盘管位于所述烟气换热通道中,所述螺旋盘管上靠近所述烟气外壳顶端的一端与所述辅助管段连通,所述螺旋盘管的另一端为进水端,所述辅助管段沿所述安装通道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烟气外壳的底端,所述辅助管段上位于所述烟气换热通道底端的一端为出水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沿所述烟气换热通道的轴向设置,所述螺旋盘管与所述烟气换热通道的侧壁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为5mm或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管壁厚度为0.2mm或0.4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盘管为铜材料制造,所述烟气外壳为铜材料制造。
7.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热交换器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吸收组件,所述热交换器外设有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使得所述燃烧器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能够进入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烟气换热通道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进水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热交换器中烟气吹出的风机,所述烟气外壳连通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燃气热水器的烟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水箱和面板外壳,所述燃烧器和所述热交换器均与所述面板外壳相对间隔设置,所述隔热水箱覆盖所述燃烧器和所述热交换器上面向所述面板外壳的侧面,所述隔热水箱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隔热水箱的出水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水箱为板状结构,所述隔热水箱上面积较大的两个侧面为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与所述面板外壳相对,所述后板与所述燃烧器和所述热交换器相对,所述隔热水箱的出口位于所述隔热水箱的顶端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16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