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翼身融合宽体客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92127.8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5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炫午;梁煜;王子灿;李鹏宇;胡嘉仪;胡馨予;林思聪;于启东;张志尧;戴朗然;刘轶军;单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C3/28;B64C9/18;B64C9/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宽体 客机 | ||
1.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体,所述中央体的前缘呈流线型;
外翼,所述外翼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中央体的两侧,所述外翼包括主翼和小翼,所述主翼的一端平滑地连接于所述中央体,所述主翼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小翼,所述小翼与所述主翼定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体呈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的翼型为超临界翼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为后掠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掠翼的前缘后掠角的角度范围为30°至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还包括前缘缝翼,所述前缘缝翼设置于所述主翼的前缘,所述前缘缝翼用于增大所述主翼的升力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还包括后缘襟翼,所述后缘襟翼设置于所述主翼的后缘,所述后缘襟翼用于增大所述主翼的升力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V型尾翼,所述V型尾翼设置于所述中央体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中央体的尾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尾翼的上反角的角度范围为40°至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身融合宽体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负式发动机、短舱和挂架,所述挂架固定于所述中央体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中央体的尾部,所述短舱固定于所述挂架,所述背负式发动机安装在所述短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21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足球训练发球器
- 下一篇:一种镀锌板剪切用放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