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法自动测量解吸气体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94863.7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7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爽;陈鑫;李洋冰;马立涛;费景亮;王威;杜林轩;余恩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海南野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14 | 分类号: | G01N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法 自动 测量 解吸 体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法自动测量解吸气体积的装置,包括第一集气瓶、第二集气瓶,所述第二集气瓶的底部设置有电子秤,所述第一集气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与第一排气管,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测量技术领域。该一种排水法自动测量解吸气体积的装置,达到了连接头与解吸气供气管相连通,解吸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一集气瓶中,并将第一集气瓶中的液体通过第一排水管进入第二集气瓶中,测量第二集气瓶中通入水的重量,即可测量解吸气体积,再将第一集气瓶中的气体排出,同时将第二集气瓶中的水循环到第一集气瓶中,进行下一轮解吸气体积测量,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测量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排水法自动测量解吸气体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含天然气的煤和页岩等矿石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可以释放出吸附在其表面的天然气,目前主要使用基于气体流量计和排水法两种原理的仪器进行排放气体体积的测量,受限于传感器的灵敏度,但当气候流量较少时,气体流量计方法不容易准确测出气体的体积,甚至可能测试不到气体的排放,间断打开阀门,积累一段时间气体后再测试该段时间内排放气体的体积,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该方法的不足,但仍存在部分气体无法准确测量的缺陷。用排水法来测量气体体积时,需要有大量的水供解吸气来排,这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罐体,这也就导致使用该种方法测量气体体积时存在测量的上限,即量程上限,也导致测试装置体积较大,无法灵活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水法来测量气体体积时,需要有大量的水供解吸气来排,这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罐体,这也就导致使用该种方法测量气体体积时存在测量的上限,即量程上限,也导致测试装置体积较大,无法灵活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法自动测量解吸气体积的装置,它可以实现第一集气瓶、电子秤、第二集气瓶、连接头、进气管、电磁阀A、第一排水管、单向阀 A、第二排水管、蠕动泵B、第一排气管、蠕动泵A与第二排气管组成一个整体,利用连接头与解吸气供气管相连通,并关闭蠕动泵A、蠕动泵B,打开电磁阀A,解吸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一集气瓶中,并对第一集气瓶中的液体进行挤压,使得液体通过第一排水管进入第二集气瓶中,关闭电磁阀A,测量第二集气瓶中通入水的重量,即可测量解吸气体积,再利用蠕动泵A、蠕动泵B工作,将第一集气瓶中的气体抽出,同时将第二集气瓶中的水循环到第一集气瓶中,进行下一轮解吸气体积测量,可以进行循环测量,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排水法自动测量解吸气体积的装置,包括第一集气瓶、第二集气瓶,所述第二集气瓶的底部设置有电子秤,所述第一集气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与第一排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第一集气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设置有电磁阀A,所述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远离第一集气瓶的一端均与第二集气瓶相连通,所述第二集气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A,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中部设置有蠕动泵B,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蠕动泵A。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二集气瓶的内壁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液面感应器A、液面感应器B,所述电磁阀A、单向阀A、蠕动泵B、蠕动泵A、液面感应器A、液面感应器B、电子秤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框,所述第一集气瓶、电子秤均与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尺,所述固定框的两侧设置有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与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海南野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海南野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4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暖通用防阻塞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施工的地埋式变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