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NB-IoT主动标识解析的智能无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08048.1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陈晓敏;袁雪腾;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曼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6 | 代理人: | 孙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b iot 主动 标识 解析 智能 无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主动标识解析的智能无线,包括无线主体、插接口、插接孔和信号杆,所述无线主体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插接口且插接口的一端安装有防尘结构,所述无线主体内部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无线主体内部底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插接口内部的底端固定有连接触点,所述插接口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触碰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报警器,当插接头插入到插接口内部时,插接头的底端会与连接触点接触,接触不良时,触碰传感器会将收集的数据向单片机处传输,单片机会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提醒工作人员需要重新将插接头插入到插接口的内部,具备异常报警功能,防止接口接触不良导致数据传输中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NB-IoT主动标识解析的智能无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工业企业会使用到智能化机械,这些智能化机械需要使用到智能无线终端,对其进行控制传输,所以就会使用到专门的一种基于NB-IoT主动标识解析的智能无线;
但是市面上现有的智能无线在进行使用时,不具备异常报警功能,可能会由于接口接触不良导致数据传输中断,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所以现开发出一种基于NB-IoT主动标识解析的智能无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B-IoT主动标识解析的智能无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具备异常报警功能,可能会由于接口接触不良导致数据传输中断,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NB-IoT主动标识解析的智能无线,包括无线主体、插接口、插接孔和信号杆,所述无线主体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插接口且插接口的一端安装有防尘结构,所述无线主体的顶端安装有拆装结构,所述无线主体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插接孔,所述无线主体一端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信号杆,所述无线主体内部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无线主体内部底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插接口内部的底端固定有连接触点,所述插接口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触碰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拆装结构包括盖板、卡接块、弹性件和卡接槽,所述盖板设置于无线主体的顶端,所述盖板的底端固定有卡接块,且卡接块的两侧均固定有弹性件,所述无线主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卡接块的外径小于卡接槽的内径,所述卡接块通过弹性件由于卡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拨片、转轴、防尘板和橡胶塞,所述防尘板设置于插接口的一端,所述防尘板的底端固定有拨片,且拨片的一侧安装有转轴,所述防尘板的一侧固定有橡胶塞,所述转轴的一侧与无线主体的一端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拨片通过转轴与无线主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防尘板通过转轴构成翻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橡胶塞呈弹性设置,所述橡胶塞的外径小于插接口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NB-IoT主动标识解析的智能无线不仅实现了具备异常报警功能,防止接口接触不良导致数据传输中断,也同时实现了便于快速对无线主体进行拆装,出现故障检修时较为便捷和便于对插接口进行防尘处理,防止灰尘进入到插接口的内部;
(1)通过设置有报警器,当插接头插入到插接口内部时,插接头的底端会与连接触点接触,接触不良时,触碰传感器会将收集的数据向单片机处传输,单片机会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提醒工作人员需要重新将插接头插入到插接口的内部,具备异常报警功能,防止接口接触不良导致数据传输中断;
(2)通过设置有拆装结构,当无线主体出现故障时,此时需要对无线主体进行维修,向上拨动盖板,盖板会使卡接块从卡接槽的内部脱离,之后可以对无线主体的内部进行维修,便于快速对无线主体进行拆装,出现故障检修时较为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8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