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气流辅助氢氧化镁粉体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08100.3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强;贺欣欣;邱文福;邹小刚;宋波;程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城新广源粉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1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辅助 氢氧化 镁粉 干燥 装置 | ||
一种热气流辅助氢氧化镁粉体干燥装置,包括收集除尘器(1)、排气孔(2)、出料口(3)、鼓风机(4)、电加热器(5)和球磨机(6)。鼓风机(4)鼓出空气气流,气流经电加热器(5)变成热气流,热气流温度达300摄氏度,然后热气流通过管道输送与球磨机研磨后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相遇,通过热气流对粉体进行热交换,热气流吸收粉体中的水分,对粉体干燥,干燥后的粉体和热气流通过收集除尘器(1)进行分离,气流从排气口(2)流出然后在循环利用,粉体由出料口(3)进行入袋包装。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热气流对粉体进行干燥,可以极大的把氢氧化镁粉体中的水分清除,优化了氢氧化镁产品的干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气流辅助氢氧化镁粉体干燥装置,属物料干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氢氧化镁粉体表面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羟基,使其具有较强的极性和亲水性,如果水分含量超标,在下游高分子材料应用中出现团聚、难分散、影响产品表面光泽度、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使产品出现气孔等问题。因此,氢氧化镁粉体水分含量是判断其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氢氧化镁粉体生产工艺主要在研磨过程利用氢氧化镁矿石与研磨介质相互摩擦产生的摩擦热来对粉体进行干燥,这种工艺简单且难控制,在碰到雨季时,氢氧化镁矿石被雨水淋湿,很难在研磨过程中的靠摩擦热所干燥,从而导致氢氧化镁粉体水分含量超标、水分含量难以稳定控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氢氧化镁粉体中的水分含量,对粉体进行彻底的干燥,公开一种热气流辅助氢氧化镁粉体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气流辅助氢氧化镁粉体干燥装置,包括球磨机、电加热器、鼓风机和收集除尘器;所述鼓风机通过出风管道向电加热器送风;加热器加热后的热空气通过热风管道连接球磨机的出料管道;热风管道与出料管道连接后通过除尘管道进入收集除尘器的上部入口;收集除尘器底部为出料口,下部侧边为排气口。
所述球磨机为卧式安装。
所述收集除尘器为不锈钢圆筒结构,下部为倒圆锥体形,立式安装;排气口设置在靠近倒圆锥体形上方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鼓风机鼓出空气气流,气流经电加热器加热后变成热气流,热气流温度达300℃;然后热气流通过热风管道输送与球磨机研磨后出料管道送出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相遇;通过热气流对粉体进行热交换,热气流吸收粉体中的水分,对粉体干燥,干燥后的粉体和热气流通过收集除尘器进行分离,气流从排气口流出然后在循环利用,粉体由出料口进行入袋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热气流对粉体进行干燥,可以极大的把氢氧化镁粉体中的水分清除,优化了氢氧化镁产品的干燥工艺。本实用新型装置操作简便,完全自动化控制,维修简单方便;基于装置采用的工艺绿色环保,无工业污染环,保障了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热气流辅助氢氧化镁粉体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收集除尘器;2.排气口;3.出料口;4.鼓风机;5.电加热器;6.球磨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一种热气流辅助氢氧化镁粉体干燥装置,包括收集除尘器1、排气孔2、出料口3、鼓风机4、电加热器5、球磨机6。
本实施例的收集除尘器1为不锈钢圆锥体,高3m,顶部直径为1.5m;排气孔2为不锈钢管体,直径为10cm;出料口3直径为15cm。
本实施例的鼓风机4功率为18.5KW;电加热器5接在鼓风机上。
本实施例的球磨机6长13m,直径1.8m。
本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如下:鼓风机4鼓出空气气流,气流经电加热器5变成热气流,热气流温度达300℃,然后热气流通过管道输送与球磨机研磨后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相遇,通过热气流对粉体进行热交换,热气流吸收粉体中的水分,对粉体干燥,干燥后的粉体和热气流通过收集除尘器1进行分离,气流从排气口2流出然后在循环利用,粉体由出料口3进行入袋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城新广源粉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城新广源粉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81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