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稳流扇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15211.7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4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孙干强;徐余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柯琳艾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3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尤天珍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同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流扇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流扇叶,包括马达壳和叶片,若干叶片均匀固定设于马达壳圆周外侧壁上,所述叶片的至少一侧叶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破风肋,所述破风肋为凸起状破风肋和凹陷状破风肋中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扇扇叶的叶片表面设置凸起状破风肋或者凹陷状破风肋,降低叶片表面气流剥离剪力,使得叶片表面气流形成规律的层流状态,避免气流在叶片表面产生湍流,有助于降低不平衡量、降低噪音、提高转速实现风扇运行时的静音,提高了风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涉及一种稳流扇叶。
背景技术
现有轴流风扇结构中,叶片绕着中心轴运转,风从进风口吸入,从出风口流出。风在吸入和流出过程中,气流与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噪音。为降低噪音,现有风扇中叶片尾端做成弧形,改善气流方向,降低来流紊流音,然而,这种结构,仅在叶片尾端做成弧形,仅能改变叶片边缘的气体流向,对于叶片表面的气流流向无法起到引导和改变,叶片表面的气流会与叶片表面产生紊流、撞击,风扇运行时噪音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流扇叶,该稳流扇叶能够使扇叶叶片表面的气流进行形成层流,风扇运行过程中噪音小。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流扇叶,包括马达壳和叶片,若干叶片均匀固定设于马达壳圆周外侧壁上,所述叶片的至少一侧叶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破风肋,所述破风肋为凸起状破风肋和凹陷状破风肋中至少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风肋为沿叶片旋转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风肋横截面为圆弧形、V形或梯形结构中的一种,破风肋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为逐渐向叶片表面靠近的弧面或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风肋与叶片的叶面通过圆角过渡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状破风肋和凹陷状破风肋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未伸出叶片边缘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状破风肋沿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伸出叶片边缘外侧设定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沿马达壳轴向两侧一一对应的形成有凸起状破风肋,且位于叶片两侧的凸起状破风肋伸出叶片边缘外侧的端部对接在一起,叶片两侧的凸起状破风肋对接在一起的部分形成包覆于叶片外侧的尖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风肋为与马达壳同心的间隔排列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在马达壳外侧呈螺旋状倾斜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沿其旋转方向两端的厚度小于中间的厚度,叶片上下两侧叶面均为凸弧曲面,且叶片背向马达壳的尾端为凸弧曲面,叶片沿其旋转方向迎风侧为凹弧曲线,叶片沿其旋转方向背风侧为凸弧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扇扇叶的叶片表面设置凸起状破风肋或者凹陷状破风肋,降低叶片表面气流剥离剪力,使得叶片表面气流形成规律的层流状态,避免气流在叶片表面产生湍流,有助于降低不平衡量、降低噪音、提高转速实现风扇运行时的静音,提高了风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原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柯琳艾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柯琳艾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15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铝合金模板施工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