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17501.5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5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顺;钱华林;李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宸轩透平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2 | 分类号: | F04D27/02;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亚冠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防喘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级进气压力表、一级压力远传变送器、自动调节阀、机组回流管路、末级排气压力表、末级压力远传变送器。上述器件与压缩机组连接后实现对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缩机进出口压缩比,自动控制离心式压缩机回流以防止压缩机喘振。综合考虑进、排气条件的影响,避免了因压缩机的进气状态偏离设计值,使得控制压缩机回流的假设条件并不能稳定存在,设备极有可能未达到预计的回流条件就已经喘振的情形发生。有多个现场和远传压力数据可对比,比其他离心式压缩机回流防喘振方法更加有效、实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式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式压缩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回转的叶轮对气体做功,以机械能使气体压力升高,速度增大。气体离开叶轮后再流经扩压器进行降速扩压,使气体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完成了压缩过程。
离心式压缩机流量过度减少时,气体相对于叶轮流道会发生失速现象,压缩机的气体流量和排气压力周期性地低频率、大幅度地波动,引起机器的强烈振动,这种现象称为压缩机的喘振。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固有特性,对于任何一台离心式压缩机,当流量小到某一极限点时就会发生该现象。压缩机喘振时其各运转部件会发生严重振动、摩擦、撞击,从而发生磨损、烧蚀、断裂等严重损坏,是离心式压缩机在设计、制造、运行等各环节必须严格防止发生的情况。
目前,离心式压缩机均设有机组回流(俗称小回流),以便于开停车时的并脱网操作、调节机组输出流量及用于防止压缩机喘振。现有机组回流操作方式有两种,即手动与自动,手动主要用于机组并网前及脱网后的大流量循环,自动则为压缩机日常运行时的正常控制方式,主要作用是保证在机组日常运行状态下具有必需的流量,以防流量过低时主机发生喘振。
现有离心式压缩机机组回流自控方式主要有以流量控制和以排气压力控制两种。但它们有以下弊端:
1、都是假设进气(压力、温度等)状态为设计值,但在实际运行中,为了调节压缩机输出流量、节能及系统安全需要,进气阀门需要经常调节,压缩机的进气状态常常会偏离设计值,这就使得控制压缩机回流的假设条件并不能稳定存在,设备极有可能未达到预计的回流条件前喘振就已经发生了。
2、不少压缩机配用流量计并不准确,如果流量计测得流量低于实际值,可能会发生本不该打开压缩机自动回流阀时而打开,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输送能力,以流量控制压缩机回流难以实现。
3、流量计价格昂贵,基本上都没有冗余设计,故以流量控制压缩机回流的可靠性不高。
4、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当进气介质来源中断,且系统回流(俗称大回流)未在自控状态,压缩机进气压力就会很快下降,这时即使排气压力不高,压缩机仍然会发生喘振。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防喘振方法的弊端,综合考虑离心式压缩机进气密度对压缩机性能(压力、流量)的影响,即在进气组分不变的条件下,离心式压缩机的设计压缩比可基本保持不变。提出以压缩比(是指压缩机末级排气与一级进气的绝对压力之比)控制机组回流的防喘振方法,从而解决了现有防喘振自控方式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工业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级进气压力表、一级压力远传变送器、自动调节阀、机组回流管路、末级排气压力表、末级压力远传变送器。上述器件与压缩机组连接后实现对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所述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级间冷却器、末级冷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宸轩透平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宸轩透平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17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折叠座椅及一种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