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宇广告灯光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20256.3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5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园;陈海洋;胡元元;兰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汉威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广告 灯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路结构,具体是一种楼宇广告灯光路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楼宇广告灯亮度低、距离近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合束光路和对称分布于合束光路两侧的两条分束光路,分束光路包括蓝色半导体激光器Ⅰ、蓝色半导体激光器Ⅱ、蓝色半导体激光器Ⅲ、透镜Ⅰ、透镜Ⅱ、透镜Ⅲ、反射镜Ⅰ、反射镜Ⅱ、反射镜Ⅲ、反射镜Ⅳ、反射镜Ⅴ、反射镜Ⅵ、RGB激光二极管bank组、透镜Ⅳ、反射镜Ⅶ、透镜Ⅴ、透镜Ⅵ、反黄透红绿蓝镜Ⅷ、透镜Ⅶ、透镜Ⅷ、荧光轮、透镜Ⅸ,合束光路包括合束棱镜、散色片、光通管、透镜Ⅹ、组合透镜、透镜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路结构,具体是一种楼宇广告灯光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投射灯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照明功能,而是朝着装饰、广告等方向发展。现有投射灯大部分采用具有寿命长、节能、绿色环保、色彩丰富以及微型化等优点的LED灯作为照明光源,但是LED灯也由于其能效转换率低、散热问题棘手等缺点,受到了一定的瓶颈。激光光源可以说是这几年最受关注的投影光源。近几年来激光光源逐渐从专业领域走向日常生活,例如舞台灯、发布会、广告投放、楼宇地标投射、景观园林亮化等。但市面上 激光投射灯由于其功率较小,在楼宇广告投射方面存在投射画面亮度低、质量差、画面小、距离不够远等缺陷,从而影响人眼视觉以及广告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原有楼宇激光投射灯的一些不足,我们提出一种高功率楼宇广告展示灯,该激光光源通过准直耦合汇聚的技术,以及一种对称结构制成一种高亮度、远距离投射的均匀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楼宇广告灯亮度低、距离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宇广告灯光路结构,包括合束光路和对称分布于合束光路两侧的两条分束光路,分束光路包括蓝色半导体激光器Ⅰ、蓝色半导体激光器Ⅱ、蓝色半导体激光器Ⅲ、透镜Ⅰ、透镜Ⅱ、透镜Ⅲ、反射镜Ⅰ、反射镜Ⅱ、反射镜Ⅲ、反射镜Ⅳ、反射镜Ⅴ、反射镜Ⅵ、RGB激光二极管bank组、透镜Ⅳ、反射镜Ⅶ、透镜Ⅴ、透镜Ⅵ、反黄透红绿蓝镜Ⅷ、透镜Ⅶ、透镜Ⅷ、荧光轮、透镜Ⅸ,合束光路包括合束棱镜、散色片、光通管、透镜Ⅹ、组合透镜、透镜Ⅺ;
蓝色半导体激光器Ⅰ发出的光透过透镜Ⅰ后入射于反射镜Ⅰ表面并反射至反射镜Ⅳ,蓝色半导体激光器Ⅱ发出的光透过透镜Ⅱ后入射于反射镜Ⅱ并反射至反射镜Ⅴ,蓝色半导体激光器Ⅲ发出的光透过透镜Ⅲ后入射于反射镜Ⅲ并反射至反射镜Ⅵ,反射镜Ⅳ、反射镜Ⅴ和反射镜Ⅵ形成的三组反射光共同形成“品”字型光斑结构;
“品”字型光斑结构经过由透镜Ⅴ和透镜Ⅵ组成的倒望远镜系统后光斑尺寸被压缩,被压缩后的光斑依次透过反黄透红绿蓝镜Ⅷ、透镜Ⅶ和透镜Ⅷ后打到荧光轮上,荧光轮形成的黄色光斑依次透过透镜Ⅷ和透镜Ⅶ后入射于反黄透红绿蓝镜Ⅷ表面并反射至透镜Ⅸ中,最后经过透镜Ⅸ汇聚后光斑到达合束棱镜表面;
RGB激光二极管bank组透过透镜Ⅳ汇聚后到达反射镜Ⅶ, 然后透过反黄透红绿蓝镜Ⅷ后再通过透镜Ⅸ汇聚后到达合束棱镜表面;
两条分束光路的光斑经过合束棱镜表面后反射至散色片,并经过散色片扩散,经过光通管后形成均匀光斑,经过透镜Ⅹ和组合透镜后形成发散角小于1°的光束,最后经透镜Ⅺ后射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宇广告灯光路结构,采用蓝色半导体激光器与RGB激光二极管bank组合出光方式保证了出光画面的显色指数要求;而且设有对称分布的两条分束光路保证光源出光达到6W流明的超高亮度,光路中采用光通管不仅起到匀光效果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光源利用率和光源照射质量,使单侧有效光通量达到3W流明左右,克服了现有亮度低的缺陷;光路中采用透镜Ⅹ和组合透镜,形成发散角足够小的远距离投射光束,克服现有距离近的缺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汉威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汉威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0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