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床侧辊压铆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23922.9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7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得家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侧辊压铆合 装置 | ||
床侧辊压铆合装置位于辊压成型设备的辊压出口处,床侧辊压铆合装置包括铆合凹轮和铆合凸轮,铆合凹轮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道凹槽,铆合凸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本床侧辊压铆合装置通过铆合凹轮和铆合凸轮的作用对辊压产品进行挤压实现产品的铆合,有效地解决了辊压产品成型后尺寸存在偏差、形状发生变形的问题,提高了辊压成型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辊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侧辊压铆合装置。
背景技术
辊压成型工艺指依靠材料的塑性移动特性,采用滚动挤压的原理成形各种复杂制件的工艺,辊压成型工艺和切削、磨削工艺相比,它不仅生产效率高、节约材料,而且产品强度高、质量稳定,这种工艺特别适于加工的特长短难于切削的工件,尤其对年产上百万件大批量的产品,采用辊压成型工艺最为有利,经济效益也最为可观。然而现有的塑性材、钢带在进行辊压成型后会发生材料回弹、外翻的现象,导致辊压成型后的产品尺寸存在偏差、形状发生变形,不利于提高辊压成型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床侧辊压铆合装置,所述的床侧辊压铆合装置位于辊压成型设备的辊压出口处,床侧辊压铆合装置包括铆合凹轮和铆合凸轮,铆合凹轮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道凹槽,铆合凸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的凹槽和凸块之间设有铆合区域。
优选地,所述辊压成型设备包括固定下模和活动下模。
优选地,所述的床侧辊压铆合装置位于活动下模的上方。
优选地,铆合凹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一道凹槽。
优选地,凹槽的截面为垂直平面。
优选地,铆合凹轮和铆合凸轮的中部均设有阶梯型通孔。
优选地,铆合区域的高度小于辊压产品的厚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侧辊压铆合装置,本床侧辊压铆合装置通过铆合凹轮和铆合凸轮的作用对辊压产品进行挤压实现产品的铆合,有效地解决了辊压产品成型后尺寸存在偏差、形状发生变形的问题,提高了辊压成型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床侧辊压铆合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床侧辊压铆合装置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I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II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铆合凹轮 11、凹槽 2、铆合凸轮 21、凸块 3、铆合区域 4、固定下模 5、活动下模 6、辊压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床侧辊压铆合装置,所述的床侧辊压铆合装置位于辊压成型设备的辊压出口处,床侧辊压铆合装置包括铆合凹轮1和铆合凸轮2,铆合凹轮1和铆合凸轮2的中部均设有阶梯型通孔,所述辊压成型设备包括固定下模4和活动下模5,所述的床侧辊压铆合装置位于活动下模5的上方,铆合凹轮1的圆周面上设有一道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截面为垂直平面,铆合凸轮2的圆周面上设有与凹槽11相配合的凸块21,所述的凹槽11和凸块21之间设有铆合区域3,铆合区域3的高度小于辊压产品6的厚度。
本床侧辊压铆合装置通过铆合凹轮和铆合凸轮的作用对辊压产品进行挤压实现产品的铆合,有效地解决了辊压产品成型后尺寸存在偏差、形状发生变形的问题,提高了辊压成型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得家俬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得家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3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