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27477.3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6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鞠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内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徐家豪 |
地址: | 2013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频 rfid 读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涉及RFID读写器技术领域,包括读写器模块外壳,所述读写器模块外壳内部设置有读写器模块板,且读写器模块板底部设置有多组贯穿读写器模块外壳的信号接口,所述读写器模块板底部设置有贯穿读写器模块外壳的太阳花被动散热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花被动散热圈将读写器模块板的热量快速到出至读写器模块外壳外部,并通过风通量锥对过风进行扰流,使风穿过风通量锥时因扰动被动提高流速,从而提高太阳花被动散热圈表面热量被带走的速度;且工作时通过控温芯片对温度进行监控,当长时间处于危险温度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对内部进行降温,同时通过风通量锥提高风速,快速将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的温度带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读写器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
背景技术
RFID读写器又称为RFID阅读器,即无线射频识别,通过射频识别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RFID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但现有超高频RFID读写器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因温度过高导致效率降低或出现故障,且在被动散热无法满足需求时没有应对过热情况的主动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超高频RFID读写器被动散热效率不够好、缺乏高温环境主动散热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包括读写器模块外壳,所述读写器模块外壳内部设置有读写器模块板,且读写器模块板底部设置有多组贯穿读写器模块外壳的信号接口,所述读写器模块板底部设置有贯穿读写器模块外壳的太阳花被动散热圈,且读写器模块板底部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控温芯片,所述读写器模块外壳底部设置有两组与控温芯片配合的半导体制冷片,且读写器模块外壳底部设置有散热后罩,所述散热后罩内部设置有多组风通量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读写器模块外壳开设有与读写器模块板配合的安装固定槽,且安装固定槽内设置有与读写器模块板配合的外罩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读写器模块外壳一侧开设有多组与信号接口配合的接口安装过孔,且读写器模块外壳内部开设有与太阳花被动散热圈配合的散热圈过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读写器模块外壳与散热后罩之间构成有强化散热风道,且读写器模块外壳内部设置有与半导体制冷片配合的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读写器模块外壳内部呈中空结构,且读写器模块外壳内部设置有与读写器模块板配合的固定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花被动散热圈将读写器模块板的热量快速到出至读写器模块外壳外部,并通过风通量锥对过风进行扰流,使风穿过风通量锥时因扰动被动提高流速,从而提高太阳花被动散热圈表面热量被带走的速度;且工作时通过控温芯片对温度进行监控,当长时间处于危险温度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对内部进行降温,同时通过风通量锥提高风速,快速将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的温度带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内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内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7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摄结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空气靠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