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轨联接间歇平滑过渡的夹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28763.1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万鹏 |
主分类号: | E01B11/02 | 分类号: | E01B11/02;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轨 联接 间歇 平滑 过渡 夹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轨联接间歇平滑过渡的夹板,属于钢轨联接技术领域,包括内夹板和外夹板,所述内夹板和所述外夹板之间贴合有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所述内夹板的顶部固定有内托板,所述内夹板的底部固定有内托底板,所述外夹板的顶部固定有外托板,所述外夹板的底部固定有外托底板,所述内托底板和所述外托底板分别贴合在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二钢轨的端头底面两侧,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二钢轨的顶面滚动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靠近所述内夹板的一侧固定有轮缘。本实用新型中,列车车轮经过第一钢轨与第二钢轨的接头处,通内托板和外托板同时将轮缘和车轮顶起,避免车轮撞击接头缝隙处,产生噪音,同时避免接头不均匀沉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轨联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轨联接间歇平滑过渡的夹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钢轨连接方法为鱼尾板连接技术,鱼尾板(轨道接头夹板)俗称道夹板,在轨道接头处起连接作用,具体为,连接时,两块鱼尾板对称分布在需要连接的两根钢轨两侧,将鱼尾板置于两根钢轨的连接缝处,两根钢轨和鱼尾板均有规格相同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将钢轨和鱼尾板连接,使两根钢轨成为一个整体,列车可以运行。
现有的接头夹板均由两根对夹在钢轨轨腰中的内外两块夹板构成,钢轨接头要承受车轮的冲击,振动和磨损,钢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接头处往往易形成三角形凹陷,影响行车安全,而且车轮冲击接头间隙处产生噪音较大,震动较大,使得列车乘坐的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钢轨联接间歇平滑过渡的夹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轨联接间歇平滑过渡的夹板,包括内夹板和外夹板,所述内夹板和所述外夹板之间贴合有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所述内夹板的顶部固定有内托板,所述内夹板的底部固定有内托底板,所述外夹板的顶部固定有外托板,所述外夹板的底部固定有外托底板,所述内托底板和所述外托底板分别贴合在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二钢轨的端头底面两侧,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二钢轨的顶面滚动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靠近所述内夹板的一侧固定有轮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托板和所述外托板的顶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坡,所述轮缘的圆周面与所述内托板的顶面相贴合,所述车轮的圆周面边缘处与所述外托板的顶面相贴合,所述外托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二钢轨的顶面相齐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夹板和所述外夹板的腰身处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长腰孔,所述长腰孔内穿插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柱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内夹板和所述外夹板通过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二钢轨的腰身处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向坡的斜率不大于0.1且表面光滑,所述内托板和所述外托板的顶面采用高强度耐磨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托底板和所述外托底板呈对称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夹板和所述外夹板均采用高锰钢材质,所述螺栓为高强度螺栓。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内托板和外托板,当车轮滚动到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的连接处时,车轮和轮缘沿着导向坡滚动到外托板和内托板的顶面,内托板顶起轮缘的圆周面,外托板顶起车轮的圆周面边缘处,与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的顶面共同承受车轮的压力,可以有效地分散车轮对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接头处的撞击作用,降低了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万鹏,未经张万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8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闸阀
- 下一篇: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