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衡温速干针织纺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34569.4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1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童清锦;念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引擎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04 | 分类号: | A41D1/04;A41D27/10;A41D27/12;A41D31/02;A41D31/26;A41D31/04;A41D31/30;A41D3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0 | 代理人: | 赵雪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衡温速干 针织 纺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衡温速干针织纺织,包括针织衫本体和衣袖,所述针织衫本体包括油污隔离层、防静电层、外层织物、第一储汗层、导湿速干层和内层织物,且油污隔离层的底端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另一面衔接有外层织物,且外层织物的底端衔接有第一储汗层,所述第一储汗层的底端贴合有导湿速干层,且导湿速干层的另一面设置有内层织物,所述衣袖设置于针织衫本体的左右两侧。该衡温速干针织纺织外层织物、第一储汗层、导湿速干层和内层织物之间相配合,可以在出汗时对汗液进行收集,同时在导湿速干层的作用下,可以有助于热量快速散失,达到汗液流动传递和蒸发排出的目的,保持着衣物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温热平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技术领域,具体为衡温速干针织纺织。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weft knitted fabric)和经编(warp knitted fabric),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市面上的普通纯棉针织面料由于自身吸湿性好,穿着舒适的优点被人们广泛好评,但是纯棉针织面料还存在着被汗水浸湿后,汗水很难排出的缺陷,使得衣物紧贴人们的皮肤上,大大影响了穿着舒适度,为此,我们提出衡温速干针织纺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衡温速干针织纺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面上的普通纯棉针织面料由于自身吸湿性好,穿着舒适的优点被人们广泛好评,但是纯棉针织面料还存在着被汗水浸湿后,汗水很难排出的缺陷,使得衣物紧贴人们的皮肤上,大大影响了穿着舒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衡温速干针织纺织,包括针织衫本体和衣袖,所述针织衫本体包括油污隔离层、防静电层、外层织物、第一储汗层、导湿速干层和内层织物,且油污隔离层的底端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另一面衔接有外层织物,且外层织物的底端衔接有第一储汗层,所述第一储汗层的底端贴合有导湿速干层,且导湿速干层的另一面设置有内层织物,所述衣袖设置于针织衫本体的左右两侧,且衣袖的手肘处缝制有附加贴布层,所述衣袖的手腕处套设有护袖,且护袖包括抗菌纤维层、第二储汗层和除臭层,所述抗菌纤维层的后端依次衔接有第二储汗层和除臭层,所述护袖的外表面设置有附加耐磨条。
优选的,所述针织衫本体由油污隔离层、防静电层、外层织物、第一储汗层、导湿速干层和内层织物组成,且外层织物、第一储汗层、导湿速干层和内层织物之间呈针织连接。
优选的,所述衣袖关于针织衫本体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衣袖和针织衫本体之间呈针织连接。
优选的,所述衣袖和附加贴布层之间连接方式为缝合,且附加贴布层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护袖和衣袖之间呈可拆卸结构,且护袖的长度为12CM。
优选的,所述护袖由抗菌纤维层、第二储汗层和除臭层组成,且抗菌纤维层、第二储汗层和除臭层之间呈紧密贴合,而且护袖和附加耐磨条呈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衡温速干针织纺织针织衫本体由油污隔离层、防静电层、外层织物、第一储汗层、导湿速干层和内层织物组合制成,其中油污隔离层、防静电层是为了起到防油污入侵和防静电的目的,避免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下穿戴衣物时被静电打到,同时外层织物、第一储汗层、导湿速干层和内层织物之间相配合,可以在出汗时对汗液进行收集,同时在导湿速干层的作用下,可以有助于热量快速散失,达到汗液流动传递和蒸发排出的目的,保持着衣物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温热平衡。
2、该衡温速干针织纺织附加贴布层的设置是为了增加衣袖手肘部位的厚度,以及耐磨强度,从而避免长期的高强度劳动导致衣袖手肘部位发生磨损,维持了衣物的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引擎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引擎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34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监测用粉尘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生产用小麦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