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UHPC嵌入式密拼叠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1729.8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6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灼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C5/00;E04C5/08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白洪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hpc 嵌入式 叠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UHPC嵌入式密拼叠合板,包括第一叠合板组、第二叠合板组和板间连接件,第一叠合板组包括第一桁架、第一板体、若干第一预应力钢筋、连接插销和第一纤维加强网,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密拼叠合板的结构,利用板间连接件以及连接插销,从而提升板板之间以及板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利用第一预应力钢筋与第一纤维加强网,有效提升第一叠合板组的抗拉抗裂强度,以提升密拼叠合板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UHPC嵌入式密拼叠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粗放型的施工方式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低、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已无法满足现阶段住宅建造的需求,因此我们亟需改变传统住宅建造的方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主力推广的结构形式之一,而叠合楼板则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楼板体系在整个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传统的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研究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环保经济的新型叠合楼板,对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现有密拼叠合板主要是由普通混凝土以及预应力钢筋组成,其作用为作为结构底板,给现浇混凝土提供一种支模作用,进而达到方便施工,免除拆摸等作用,但由普通混凝土加预应力钢筋制成的叠合板较厚,其自重大、抗弯抗裂性能较差,导致其性价比低,且密拼叠合板之间以及板梁之间连接强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密拼叠合板的板板以及板梁之间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HPC嵌入式密拼叠合板。
一种基于UHPC嵌入式密拼叠合板,包括第一叠合板组、第二叠合板组和板间连接件,所述第一叠合板组与所述第二叠合板组的厚度均为5~8cm,所述第一叠合板组与所述第二叠合板组通过所述板间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叠合板组则设置于所述第一叠合板组的两侧,并与梁连接,所述第一叠合板组包括第一桁架、第一板体、若干第一预应力钢筋、连接插销和第一纤维加强网,所述第一桁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上侧,且所述第一桁架与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连接,若干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则均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并埋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纤维加强网则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侧,所述连接插销的两端则分别与所述第二叠合板组和所述第一板体契合。
其中,所述第一板体具有第一梯形凹槽和第一插销孔,所述第一梯形凹槽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延伸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上方两侧,且均与所述板间连接件配合,所述第一插销孔则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插销孔为直形插销孔、L形插销孔和工字形插销孔中的任一种。
其中,所述第二叠合板组包括第二桁架、第二板体、若干第二预应力钢筋、连接钢板和第二纤维加强网,所述第二桁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侧,且所述第二桁架与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筋连接,若干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筋则均沿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并埋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纤维加强网则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侧,所述连接钢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板体和梁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板体具有第二插销孔、钢板孔道和第二梯形凹槽,所述第二插销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且与所述连接插销相契合,所述钢板孔道为方孔,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的靠近梁的一侧,所述第二梯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靠近所述第一叠合板组的一侧,所述第二插销孔为直形插销孔、L形插销孔和工字形插销孔中的任一种。
其中,所述连接钢板具有灌浆孔、若干渗液孔和环氧树脂层,所述灌浆孔设置于所述连接钢板靠近梁的一侧,若干所述渗液孔则设置于所述连接钢板靠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且若干所述渗液孔均贯穿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灌浆孔连通,所述环氧树脂层则涂覆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外表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1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