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放射源的屏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4365.9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7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陆皓;陈世容;王潇雄;杨童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G21F5/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葛红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放射源 屏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放射源的屏蔽装置,用于屏蔽放射源,包括模盒,还包括铅制屏蔽套;所述模盒的其中一端面设有固定支柱,所述模盒内部用于放置棒性放射源;所述铅制屏蔽套设有套身和套盖;套盖上设有开口盖孔;所述铅制屏蔽套嵌套于模盒的外部,固定支柱通过开口盖孔穿出于铅制屏蔽套外部。其有益效果是:在放射源从铅屏蔽筒里取出到将其安装到PET/CT设备调试到位的这个一过程中对放射源进行屏蔽,避免其照射到作业人员,造成作业人员的身体损伤,同时,设置对位靶向,便于快速将其调整到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放射源的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Ge68棒形放射源主要用于PET/CT设备维修后CT机架与PET机架的校准,属于三类放射性源,需要有专门的储源室且双锁双签。使用时,操作人员需要从铅屏蔽筒里取出源,将其放入厂家的方形模体内,然后通过支架链接在检查床卡槽内,通过激光定位后行CT扫描与PET采集。厂家模具上并未有刻线,因此此模具的激光定位环节不要求精度,目测模具的高度及进深在中央即可。使用完毕后,将棒源从模具内取出,放入铅屏蔽筒内。
在把放射源从铅屏蔽筒里取出到将其安装到PET/CT设备调试到位的这个一过程中,放射源从铅筒内取出后得一系列操作,没有相应的屏蔽装置,放射源的放射性会对操作者有直接危害,且全程手操作无法进行距离防护,导致操作者受到辐射损伤。同时,目前对放射源的安装位置调整过程中,未有明显的靶向标志,使得激光对位不便,难以快速将放射源调试到合适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PET/CT设备维修时,放射源从铅屏蔽筒里取出到将其安装到PET/CT设备调试到位的这个一过程中,放射源从铅筒内取出后得一系列操作,没有相应的屏蔽装置,放射源的放射性会对操作者有直接危害,同时,目前对放射源的安装位置调整过程中,未有明显的靶向标志,使得激光对位不便,难以快速将放射源调试到合适的位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放射源的屏蔽装置,在放射源从铅屏蔽筒里取出到将其安装到PET/CT设备调试到位的这个一过程中对放射源进行屏蔽,避免其照射到作业人员,造成作业人员的身体损伤,同时,设置对位靶向,便于快速将其调整到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放射源的屏蔽装置,用于屏蔽放射源,包括模盒,还包括铅制屏蔽套;所述模盒的其中一端面设有固定支柱,所述模盒内部用于放置棒性放射源;所述铅制屏蔽套设有套身和套盖;套盖上设有开口盖孔,所述开口盖孔处设有开口叠合缝;所述铅制屏蔽套嵌套于模盒的外部,固定支柱通过开口盖孔穿出于铅制屏蔽套外部。
通过在模盒上设置固定支柱,然后将模盒嵌套于铅制屏蔽套内部,模盒固定支柱通过开口盖孔穿出于铅制屏蔽套外部。这样在使用时,将放射源放置在了模盒内部,被铅制屏蔽套所屏蔽,同时将固定支柱露出于外部,便于将模盒进行安装固定,待模盒安装固定,并调试到位后,迅速将模盒外部的铅制屏蔽套撤去,撤去时,打开套盖,将套盖的开口盖孔处的开口叠合缝撑开,从固定支柱上拆下,即可将铅制屏蔽套从模盒上取下;即可进行PET/CT设备校准维修,待维修完毕后,迅速将放射源放置于铅屏蔽筒里即可。因此,利用铅制屏蔽套将放射源从铅屏蔽筒里取出到将其安装到PET/CT设备调试到位的这个一过程中,进行屏蔽防护,保证了作业人员避免放射源的的照射。模盒透明,激光定位肉眼难以辨识,铅制屏蔽套自带颜色,更加方便激光定位。
所述开口叠合缝即为缝隙的一侧叠置于缝隙的另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盖孔的孔缘为铅制弹性收缩式孔缘。
将开口盖孔的孔缘为铅制弹性收缩式孔缘。铅制弹性收缩式孔缘可以是带有铅涂层的弹性橡胶圈套,利用铅制弹性收缩式孔缘将凸出于外部的固定支柱与开口盖孔实现无缝接触,进一步减少内部放射源的照射,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盖孔处还设有铅制缠绕带,所述铅制缠绕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套盖上,另一端为未连接的自由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4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关于升白针的注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术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