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桩拱式明洞梁拱预制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4443.5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6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阮仁义;孔超;程多金;周载延;姚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桩拱式明洞梁拱 预制 装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桩拱式明洞梁拱预制装配结构,包括竖直对称固定在隧道底部两侧的灌注桩,灌注桩的顶部装配有拱圈结构,拱圈结构包括位于隧道顶部的拱圈预制标准块以及位于拱圈预制标准块底部两端的拱圈预制现浇块;拱圈预制现浇块包括用于与拱圈预制标准块连接的拱圈部以及用于与灌注桩连接的冠梁部;冠梁部之间安装有连梁,连梁包括多个连梁预制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桩拱式明洞梁拱预制装配结构,通过将拱圈预制标准块、拱圈预制现浇块以及连梁预制块在工厂进行分块预制浇筑,在现场完成拼装,避免拱圈现浇需在现场搭设较多脚手架进行拱圈支模,解决了曲拱支模困难、施工工序繁杂等问题;能有效的缩短工期,减低工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桩拱式明洞梁拱预制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新型现浇式桩拱广泛应用于隧道明洞结构中。该功法主要通过设置钻孔灌注桩,以基坑开挖形式代替放坡开挖形成隧道段面,从而减少土体开挖,保护地表环境,且形成的基坑能够为后续暗挖隧道进洞提供场地,保证暗挖隧道快速进洞。但拱段现浇施工时需大量搭设脚手架并完成现场支立拱模,存在施工工序复杂、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施工周期长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据隧道桩拱式明洞施工的特点,设计一种隧道桩拱式明洞梁拱预制装配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桩拱式明洞梁拱预制装配结构,将梁拱各部分结构提前进行预制,实现装配式施工,能保证梁拱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保护环境、实现绿色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桩拱式明洞梁拱预制装配结构,包括对称固定在隧道底部两侧的灌注桩,所述灌注桩的顶部装配有拱圈结构,所述拱圈结构包括位于隧道顶部的拱圈预制标准块以及位于拱圈预制标准块底部两端的拱圈预制现浇块;所述拱圈预制现浇块包括用于与拱圈预制标准块连接的拱圈部以及用于与灌注桩连接的冠梁部,所述拱圈部与冠梁部一体成型;所述冠梁部之间安装有连梁,所述连梁包括多个连梁预制块。
进一步方案,所述冠梁部的底部预留有钢筋笼,所述冠梁部通过钢筋笼与灌注桩连接。施工时,将冠梁部底部预留的钢筋笼与灌注桩顶部对齐后进行现浇,即可使他们连接为整体。
进一步方案,所述拱圈预制标准块与拱圈预制现浇块的连接位置为拱圈结构的受力反弯点。按照拱圈数值计算结果,以拱圈结构的反弯点为分界点,对其进行分块预制,分块处无弯矩作用不对整体结构造成影响,保证了拱圈的浇筑质量。所述连梁预制块的个数为三块,通过对连梁受力分析,连梁受到整体结构对它的轴向力作用和其本身的自重作用,因此对其进行预制分块时,考虑自重引起弯矩对其的影响,将其在两端为整体长度1/3处分块。
进一步方案,所述拱圈预制标准块和拱圈预制现浇块的拱面上均具有若干个拱圈吊装孔,利用拱圈吊装孔方便对拱圈预制标准块和拱圈预制现浇块进行吊装;所述拱圈预制标准块和拱圈预制现浇块的端面上均具有若干个拱圈螺栓孔,所述拱圈螺栓孔内连接有螺栓,所述拱圈预制标准块和拱圈预制现浇块通过螺栓连接为整体。进一步的,所述连梁预制块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具有连梁吊装孔,利用连梁吊装孔方便对连梁预制块进行吊装;所述连梁预制块的左右两侧端面具有第一连梁螺栓孔,所述连梁预制块的上下两侧端面具有第二连梁螺栓孔;所述多个连梁预制块彼此之间通过安装在第一连梁螺栓孔内的螺栓连接为整体;所述连梁预制块与拱圈预制现浇块通过安装在第二连梁螺栓孔和拱圈螺栓孔内的螺栓连接为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桩拱式明洞梁拱预制装配结构,通过将拱圈预制标准块、拱圈预制现浇块以及连梁预制块在工厂进行分块预制浇筑,在现场完成拼装,避免拱圈现浇需在现场搭设较多脚手架进行拱圈支模,解决了曲拱支模困难、施工工序繁杂等问题;此外,能够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现浇水化热养护等问题,解决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绿色施工;同时能有效的缩短工期,减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4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磨机的布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