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肢清创手术一体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4832.8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2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燕;吴志敏;梁汉荣;伍仲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肢 手术 一体 | ||
本实用新型上肢清创手术一体车,包括带有漏斗槽的清创车和平板车,所述平板车包括平板车架和透明的透视平板,所述平板车架包括支脚和设在支脚上端的框架,所述框架设有两根以上用于支撑患肢的支撑杆,所述透视平板设在框架上且位于支撑杆上方;所述平板车和清创车之间设有可将清创车挂在平板车上且位于支撑杆下方的卡扣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采用透明的透视平板,在术中可进行X线透视,在车上可完成伤患处的清洗、手术、X线透视;清创车和平板车可各自单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肢清创手术一体车。
背景技术
感染是四肢开放性骨折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彻底的伤口清创是四肢开放性骨折治疗的基础及重要环节,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清创后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常需进行X线透视,确定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材料的位置。临床中现有上肢清创车,进行清创后,需要移开再放置手术平车进行手术操作,转换过程中容易污染已清洗的创口,同时增加骨折移位的风险。而临床上使用的手术平车,多为金属材质,在术中不能进行X线透视,影响了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车上完成伤患处的清洗、手术、X线透视的上肢清创手术一体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上肢清创手术一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漏斗槽的清创车和平板车,所述平板车包括平板车架和透明的透视平板,所述平板车架包括支脚和设在支脚上端的框架,所述框架设有两根以上用于支撑患肢的支撑杆,所述透视平板设在框架上且位于支撑杆上方;所述平板车和清创车之间设有可将清创车挂在平板车上且位于支撑杆下方的卡扣结构。
所述清创车设有万向轮一。
所述支脚下端设有万向轮二。
所述支脚采用伸缩杆。
所述框架设有放置支撑杆的支撑杆卡槽。
所述平板车设有用于挂住透视平板的挂耳,所述透视平板设有与挂耳相匹配的挂孔。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在清创车上的卡槽和设在平板车上且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板。
本实用新型上肢清创手术一体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采用透明的透视平板,在术中可进行X线透视,在车上可完成伤患处的清洗、手术、X线透视;清创车和平板车可各自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上肢清创手术一体车,包括清创车1和平板车2,所述清创车1包括四根清创支脚1.1和设在清创支脚1.1上端的漏斗槽1.2,所述漏斗槽1. 2的两端设有卡槽1.3;所述清创支脚1.1下端设有万向轮一1.4;
所述平板车2包括平板车架2.1和透明的透视平板2.2,所述透视平板2.2采用亚克力板,所述平板车架2.1包括四根支脚2.11和设在支脚上端的框架2.12,所述框架2.12设有四根用于支撑患肢的支撑杆3,所述框架2.12设有放置支撑杆 3的支撑杆卡槽2.13,所述透视平板2.2设在框架2.12上且位于支撑杆3上方,所述平板车架2.1位于支撑杆3下方设有两根相对且与卡槽1.3相匹配的卡板2.3,所述卡板2.3固定在相邻的两根支脚2.11上;所述支脚2.11采用伸缩杆,所述支脚2.11下端设有万向轮二2.4,所述平板车架2.1设有用于挂住透视平板2.2的挂耳2.5,所述透视平板2.2设有与挂耳2.5相匹配的挂孔2.21。
清创车1和平板车2组合使用时,只需将清创车的卡槽1.3与平板车的卡板2. 3配合,即将清创车1挂在平板车2上,只需推着平板车2,即可将清创车1一起推走;若需要对伤患处的清洗,则把透视平板2.2挂在挂耳2.5上;若需要手术、X 线透视,则把清创车1取下,将支撑杆3拿走,再把透视平板2.2放置在框架2.12 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未经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48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