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4959.X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7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祝显栋;李克辉;来有花;张兆瑜;李博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天智公路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27/12;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承载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试桩,所述试桩插在土壤中,且试桩的两侧设置有地锚,所述地锚的上方架有支撑横梁,所述垫板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的上端顶起杆顶在支撑横梁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千斤顶的上端顶起杆与支撑横梁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横梁上开有开口,所述试桩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垛,所述支撑垛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钢杆,所述钢杆的一端插接在开口中部,所述钢杆的另一端下方安装有第二千斤顶,该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更少的堆重,加快检测的效率,为了减少操作人员的搬运、安装和拆卸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是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岩土地基中的支承构件,对工程结构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工程安全,桩基施工完成通常需进行荷载试验以确定其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荷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主要有压重法、锚桩法和锚桩压重联合法,试验时采用以上方法在桩基顶部施加荷载,实测每级加载与桩顶沉降量,通过分析荷载与桩顶沉降关系曲线,确定桩基承载力的大小,由于压重法需要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荷载物料来源满足加载量的要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试验费用昂贵,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增加建设费用。因此,发明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试桩,所述试桩插在土壤中,且试桩的两侧设置有地锚,通过设置的地锚可以将支撑横梁进行固定,同时可以起到支撑支撑横梁的作用,所述地锚的上方架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与地锚之间通过固定架固定,所述试桩的上方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的上端顶起杆顶在支撑横梁的下表面上,通过设置的第一千斤顶,当第一千斤顶向上施加力时,由于反作用力的作用,第一千斤顶同时会向下施加力量,将试桩向下压,所述第一千斤顶的上端顶起杆与支撑横梁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方便用于检测第一千斤顶的施加压力的数据,所述支撑横梁上开有开口,所述试桩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垛,所述支撑垛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钢杆,所述钢杆的一端插接在开口中部,所述钢杆的另一端下方安装有第二千斤顶,设置的钢杆采用杠杆的原理,第二千斤顶向上施加力,使钢杆的另一端可以将支撑横梁向下压,在支撑横梁上施加一个向下的力,防止第一千斤顶的时候将支撑横梁顶起,影响检测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第二千斤顶的上端顶起杆与钢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千斤顶的下方垫有支撑板,方便固定第二千斤顶。
优选的,所述地锚的下方外表面上连接有倒刺,通过设置的倒刺,可以起到防止地锚在土壤中滑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横梁的上方堆放有堆重。
优选的,所述钢杆从铰接座到开口的长度小于钢杆从铰接座到第二千斤顶的长度,方便第二千斤顶可以向钢杆的另一端施加更大的力。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形状为U形,且固定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使用时,将地锚埋入试桩的两侧,将支撑横梁固定在地锚的上方,把垫板垫在试桩的上端,然后安装固定第一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使第一千斤顶的顶起杆顶在支撑横梁,再将堆重放置在支撑横梁上,安装有铰接座、钢杆和第二千斤顶,然后进行测试即可,该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更少的堆重,加快检测的效率,为了减少操作人员的搬运、安装和拆卸劳动量,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天智公路检测有限公司,未经青海天智公路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49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嵌缝的深拉插座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快速成型吸塑模具用回收装置